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起一些原来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汽车、重型机器、新式车床等。此后机械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东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重大装备研制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械工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国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徐念沙《十年辉煌挺起装备制造的脊梁》等

(1)根据材料,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昨日更新 | 86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新高三衔接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历史中,有许多东北地区的革命事件、奋进精神等东北元素。某课题组拟建立“党史中的东北元素资料库”,特向社会征集党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东北元素。

请围绕“党史中的东北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向该课题组推荐一个专题,自拟专题题目,并阐明推荐理由。(要求:题目明确且包含时间尺度,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1947年上海工业分行业资本占比情况

1947年,上海有工厂7738家、工人367433人,分别占全国12个主要城市工厂、工人总数的60%、61%。上海解放前夕,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市90%以上的电力供应,73%的自来水供应,97%的煤气供应,100%的电话和电车经营。官僚资本企业拥有的炼钢炉占全市总数的85.7%,钢产量占89.3%;拥有的纱锭和布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38.5%和59.2%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材料二   1949—1957年上海轻、重工业产值和占比变化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工业品绝大部分供应全国,不少工厂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生产配套设备。1953—1957年,上海共有272家轻纺类工厂内迁。整个五十年代,上海支援各地的机器设备计有6000多台。1956年,上海进行了第一次工业大改组,全市2万多个工厂分行业成立了83个行政性专业工业公司

——摘编自《上海统计年鉴》等

提取材料信息,以“上海·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综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新高三衔接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我国提前完成并取得巨大成就。下列成就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长春一汽B.新藏公路C.青藏公路D.宝成铁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西渐”发展战略体现出我国建立国家自主工业体系和破除内陆工业“空白”的宏观部署。1978年后,我国实行“东部优先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效率优先的发展策略、从东到西的差异化区域战略布局,使得国家生产力得到迅速释放。据此可知,我国(     
A.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B.恢复国民经济与巩固新生政权相结合
C.经济建设兼顾国防安全和经济布局调整D.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2024-06-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新中国成功解决了土地问题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怎么解决呢?毛泽东采用了在马列著作中找不到的方法。这就是(     
A.银元之战B.米棉之战C.和平改造D.八字方针
2024-06-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的中国,按自然地理学的概念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东南季风区,二是西北干旱区,三是青藏高原,从这个角度看,把三个板块合起来叫“大一统”。不同自然生态的地方必然有不同的治理方式,“一国多制”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经验。汉民族有丰富的治理农业发达区的经验。清朝又延续了从辽金一直到元多个游牧民族的治理经验,并将其带入了中原地带,为三大自然地理板块合一、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曹锦清《中国郡县版图: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1864年,英国支持的浩罕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占据了伊犁。1875年,左宗棠受命督办西北军务,他严选入疆部队,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德式和美式枪炮,还命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仿制和改造了一批先进武器。前敌总指挥刘锦棠执行先阿后俄、缓进急战、剿抚兼施的收复策略,仅一年半就消灭了阿古柏政权。英媒称“显然中国将不顾一切地坚持其主张”。俄国军事家认为“中国的实力难以估测”。1881年,经过一年艰苦谈判,清政府收回了伊犁。

——摘编自李芳《清军在新疆军事胜利与〈伊犁条约〉的签订》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三大自然地理板块走向“大一统”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军取得军事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大一统国家治理方面的跨越性发展。
2024-06-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表是1949-1956年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表(单位:亿元)。该表可以反映出(     
时间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生产总值326384420484510535575610
A.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实现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顺利完成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展开D.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先后为南京机床厂、汽车修配厂等较大的国营工厂举办了“翻砂知识”“金属切削”和“机械工人速成识图”等学习班和讲座,受到广大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     
A.奋发图强的时代风貌B.国企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工人阶级逐渐成为主人翁
2024-06-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沿海和内地投资的比重,这体现了(       

部门

沿海

内地

工业

44.7%

55.3%

建筑业

47.6%

47%

地质勘探

22.5%

76.2%

交通运输业

29.3%

52.1%

农林水利

37.7%

62.3%

文教卫生

55.4%

44.6%

A.内地经济水平逐渐超过沿海B.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我国国民经济布局得到改善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
2024-05-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