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521978
原煤产量0.66亿吨6.2亿吨
钢产量135万吨3178万吨
粮食产量16392万吨30477万吨
在校学生数5444万人21351万人
医院、卫生院数35406442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整理


(1)结合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分析上表中1952年至1978年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民主迎来了黄金时代,并出台宪法规定:凡属国家机关,雅典公民都有权参与管理,凡属国家大事,雅典公民都有权参与决策。辩论是雅典公民对重大国事问题决策过程中常见的讨论形式。辩论后,由公民以举手或投石(将石头投入壶中)等民主方式作出裁决。“雅典人不相信专家政治”,各级管理机构的国家公职人员不是由君主任命,而由公民轮流充任。据亚里士多德统计,一年之中,轮流担任雅典公职的公民在七百人以上。

——摘编自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为宪法的内容(部分)。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3来源: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提取图1、图2、图3的信息,分别说明其史料价值。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长期战争造成国家的极度贫困,在制定"一五"计划时,建设工业强国的问题理所当然被提上议事日程。从当时的国情来看,旧中国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资本主义严密封锁的环境中,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也需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中共中央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摘编自杨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五年计划和规划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转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唤起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的背景和在农工产业均衡发展和卖方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带来了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变。1978年至1996年,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

——摘编自刘欣《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初期推动我国工业化道路转轨的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宣传画《劳动带来了幸福》(1953年)。该画作意在(     
A.描绘农村社会的巨变B.歌颂妇女地位的提高
C.展现社会的蓬勃生气D.赞美经济建设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中国1952年约有600万工人,到1957年,工人人数已增加到约1000万人,城市人口也从7000万人增加到约1亿人。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工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国民经济调整已经完成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7 . 下表是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例分配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时间(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
农业(%)7.111.317.710.79.8
工业(%)42.560.449.855.555.4
其中:重工业(%)36.154.045.951.149.6

A.已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
B.已经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注意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D.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1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展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3年,鞍钢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鞍钢技术人员自主创造了一系列操作方法,并得到许多经验启示,在电气和机械设备层面有重大技术革新的产品就达545件,已成功研制的有钢绳厂的自动切断机等309件新产品。这些技术革新活动(     
A.使东北成为新中国重工业的中心B.推动了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C.得益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10 . 下图是1955年发表的漫画《让生产指标飞快的上升》。该漫画意在说明

A.劳动竞赛加速国民经济恢复B.工业计划严重脱离实际
C.技术革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D.勤劳奉献成为社会潮流
2022-06-12更新 | 603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恒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