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2 . 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6-12-12更新 | 17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年内蒙古通辽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反映信息正确的是
A.最早传唱于20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5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016-11-18更新 | 413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三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粮食总产量(万吨)
棉花总产量(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
上缴农业税(亿元)
粮食
棉花
1950
13 213
69.2
16.7
55.9
19.1
1951
14 369
103.1
8.7
49
21.69
1952
16 390
130.4
14.1
26.5
27.03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3)材料三图1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重大变革?简要说明这一变革实行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三中图2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的方向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58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09-201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粮食植物油猪肉
1957年2032.45.1
1960年163.51.851.55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D.“文革”“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8 .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过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