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回答:
①图一中的“三面红旗”指的是什么?
②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情形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历史教训?
③图四中的这次会议是否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为什么?
2016-11-1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这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的注解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5 . 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真理标准大讨论
6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016-11-18更新 | 41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改革开放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D.大跃进时期
9 . 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8月底9月中旬12月底
人民公社87301698926578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3778812212325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30.465.399.1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432847814637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0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
195719505164.0419.61189.3
195820000196.9477.01563.1
195917000170.9410.41214.7
196014350106.3194.1985.5
19611475080.0181.4506.5

A.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B.“文革”的“左”倾错误波及到农业生产领域
C.1958年到l960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政策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