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开始发行,到2000年停止流通,历时28年。其中“壹圆”纸币上面的女拖拉机手,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已融入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这体现了当时
A.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B.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指导方针D.浪漫主义的币制文化
2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北、西南地区,“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     
A.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
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文件的关键词有: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这三个关键词都表明
A.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B.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复杂性
C.农业工作处于中心地位D.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
2021-10-22更新 | 579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18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6 . 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但由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出现了严重经济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验不足B.苏联撕毁援助协议
C.自然灾害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7 . 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土地改革B.“银元之战”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
2021-07-20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广雅、执信、二中、六中、省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1959年金梅生年画《冬瓜上高楼》。该年画折射出
A.大跃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B.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状况
C.生物技术促使农业实现飞跃D.我国粮食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2021-04-25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九)历史试题
9 . 1957—1961年,我国经济发展概况数据如下表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7年1960年减少(百分比)
粮食3901亿斤2870亿斤26.4%
棉花3280万担2126万担35%
生猪年底存栏数14590万头8227万头56%
A.中苏关系破裂B.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C.自然灾害严重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10 . 1962-1963年,全国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小商小贩的发展比较稳定。到1964年底,全国小商小贩又恢复到247万人,其中个体商贩50多万人。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B.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C.完全纠正了“左”倾错误D.为调整经济放宽相关政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