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国1955—1965年农业总产值指数变化柱状图。以下解读中,正确的有

①总体:这一时期农业虽然经历曲折但总体仍有发展
②1955—1958年:土地改革陆续完成推动了农业发展
③1958—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④1961—1965年: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成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1963年,在第三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会分析了国民经济全面好转的情况,指出这一成绩得益于“贯彻执行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说明此时我国经济生活的关键词是
A.“调整”B.“跃进”C.“改革”D.“改造”
3 .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
1960年21.8%26.1%52.1%
增长率—47.3%—16.3%104%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重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B.“大跃进”的开展使全国工业总产值取得大幅度提高
C.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的严重失衡
D.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00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4 .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19-09-25更新 | 493次组卷 | 32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5 .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019-06-13更新 | 27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1年,我国国家信贷支农资金(农业贷款)年底余额为63.7亿元,到1965年上升为78.2亿元,占国家信贷资金总额的比例也由1961年的7.7%上升到1965年的11%。此变化表明
A.国家财政经济出现明显好转
B.经济工作重心移至农业方面
C.国家对农业经济的重视提高
D.国民经济调整已经基本完成
7 .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下图反映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四清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 . 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9 . 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6-12-12更新 | 177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岳麓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