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史实是
A.“一五”计划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3 . 下图是新中国某次国庆游行的场景。这一场景出现在
A.过渡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 . 下列春联,反映我国十年探索时期农村景象的是
A.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6 .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初,在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时,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神州大地稳步推进。建设新农村,对农民而言是一个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根据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片一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图二反映了中国农村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同时期还有一场什么运动?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3)图三反映了农村中生产关系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最先从哪两个省开始的?
(4)农业方面有一位中国人为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国际上甚至把他的发明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他是谁?他的发明是什么?
7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B.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8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的含义
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