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4 道试题
1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四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的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的出现与什么有关?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8-04-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从该年度起,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共中央实行该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大跃进”运动成果B.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
C.纠正工作中“左”倾错误D.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
3 . 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但到“二五”计划结束的1962年,“二五”计划的所有指标都没有完成,实际完成数的平均值只有19%。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A.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落实不到位B.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C.中苏关系的破裂增加了新的压力D.“左”倾错误对经济建设产生了严重干扰
4 .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请回答:
(1)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原因。
(2)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18-04-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一历史)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这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由此开始
B.农业合作社不适合农业发展
C.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D.党中央对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2018-04-16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面是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分析,影响1960—1965年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经济建设“左”倾错误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D.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2018-04-1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自招班)历史试题
7 . 解读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是一次消灭富农阶层的社会变革
B.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
C.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D.是一次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2018-04-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堂堂清: 4.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8 . 历史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下图可以用来见证我国
A.20世纪50年代农业集体化成果
B.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
C.20世纪70年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D.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绿色革命”
2018-04-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堂堂清: 4.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9 . 下面是1949—2004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统计图,其中1960—1964年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下降
A.是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
B.是经济建设“左”倾错误的表现
C.有利于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D.体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
2018-04-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堂堂清: 4.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0 . 下图是“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发展趋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1958—1960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轻工业的快速发展
B.1961—1962年的下降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有关
C.1958—1960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D.1960—1961年经济发展的“左”倾错误得到根本遏制
2018-04-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堂堂清: 4.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