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61-1962年我国钢铁工业的调整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基建投资(亿元)年度指标(万吨)钢产量(万吨)
1961年11.88850870
1962年5.07600667
A.降低成本以缓解财政危机B.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改变
C.压缩产量以减轻市场压力D.国民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2 . 下表是1961-1963年我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统计表。这一做法
A.减轻了粮食供应压力B.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
C.推动了经济较快发展D.促进了农村政权的巩固
2022-01-2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情况统计表。这一时期党员构成比例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B.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D.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2022-01-1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61-1963年我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统计表。这一做法
时间精简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
1961年798万1000万
1962年935万1200万
1963年100万300万

A.减轻了粮食供应压力B.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
C.推动了经济较快发展D.促进了农村政权的巩固
5 . 下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五年的经济数据(部分),这五年最可能是
年份粮食总产量钢铁总产量
19765万吨800万吨
16968万吨1122万吨
14385万吨1351万吨
13650万吨870万吨
15441万吨667万吨

A.1949年-1953年B.1958年-1962年
C.1966年-1970年D.1978年-1982年
6 . 下表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对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1956年1965年
农业总产值610亿元590亿元
工业总产值642亿元1402亿元

A.“一五”计划的推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
C.国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成,极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021-07-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学者对《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党
时间段1949年至1956年1957年至1965年1977年至1992年1993年至2012年
高频词人民、工作、和平人民、生产、社会主义人民、发展、改革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①一直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②随时代的变化调整工作重心
③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关于1950—1960年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金额比重的统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年份成套设备和技术机械仪器五金矿产化工粮油食品土产畜产
19500.19611.6%13.8%24. 1%————
195543.3%13.9%9.4%13.5%2.1%0.3%
196033.2%16.2%18.9%19.2%1.7%1.9%
A.压缩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B.促进农轻重协调发展
C.着力提升企业的制造能力D.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
9 . 下表呈现了1956~1965年间我国工农业生产增长情况。据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发展
B.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C.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D.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刺激经济迅速增长
10 .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
年份基本建设总额(亿元)国家预算内投资(亿元)国家预算外投资(亿元)生产性建设
(亿元)
非生产性建设(亿元)
1960384.1297.187331.952.2
1961123.389.833.6105.118.3
196267.656.61158.59.1

A.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B.三年经济困难导致各项经济指标下降
C.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2021-11-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