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1962年,党中央指出:“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活跃农村市场。人民公社社员可以……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这一政策
A.基本否定了“大跃进”运动B.表明中共开始调整国民经济
C.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局部调整D.推动了农业生产分配制度改革
2021-11-2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提分小卷)
2 . 在改革开放前的27年间,中国曾对关税税率进行过19次调整,其中较大范围的一次是1964年取消全部出口关税和降低68个税目的进口税率,但始终未能降低中国关税的整体水平。这一时期,我国关税的高税率是基于
A.增加财政收入B.调整经济结构C.巩固计划体制D.保护本国经济
3 . 1956年11月毛泽东约见黄炎培等人谈话时说:“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他还说:“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毛泽东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说明当时中国
A.承认了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
B.社会主义企业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需要
C.反思苏联模式,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D.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4 . 下图是创作于1958~1960年间的一组作品。这组作品
A.宣传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B.表明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表达对农村人民公社的愿景D.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5 . 下表是1961-1963年我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统计表。这一做法
时间精简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
1961年798万1000万
1962年935万1200万
1963年100万300万

A.减轻了粮食供应压力B.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
C.推动了经济较快发展D.促进了农村政权的巩固
6 . 据统计,1957年,全国基建投资只有100亿元左右,而到1960年,基建投资却高达1112亿元,全国施工项目高达1815项,职工人数三年内(1958~1960年)增加了3000多万人。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一五”计划初见成效B.“左”倾错误得到遏制
C.工业体系趋于完整D.经济调整迫在眉睫
7 . 下表是1960—1964年我国钢产量和增长率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工业结构的变动B.农业经济的波动
C.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苏关系的恶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18次组卷 | 57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总结提升)-【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1957-1965年,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经历了被关闭,然后重新启动的曲折历程。这一时期农村集市的重新启动主要是由于
A.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B.农业生产全面停滞
C.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D.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2021-07-22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刚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A卷·夯实基础)
10 . 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提出,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草案
A.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B.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C.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溢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