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宣传画的内容往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很多信息,也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能从下面宣传画的内容得出的启示是
A.要正确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B.变革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 . 根据1955年规定的设市标准,到1964年底全国只有建制市168个,比1961年减少36个市。从1961年到1964年中国城镇人口净迁出4369万人。当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众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B.国家经济进入调整轨道
C.外资企业的异军突起D.国家大办工业的开展
2021-04-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8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把1958年的钢产量提高到800万吨至850万吨。这都是比较可行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然而在同年6月举行的北戴河会议上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运动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4 .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次很严重的经济危机,有人用歌谣描述为∶“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下列哪一项是较为成功应对歌谣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A.让农民减少农作物产量B.修改计划调整工农业比重
C.实行大规模私有化策略D.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5 . 下表为1957-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变化情况。下述变化明
工农业总产值工业内部所占比重
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重工业产值比重从45%上升至66.4%
农业总产值下降22.7%轻工业产值比重从55%下降至33.4%
A.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逐步解决
C.国民经济结构亟需调整D.合作化运动促进经济发展
6 .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关于经济建设的宣传画。据此可知当时在经济建设中
A.各项领域正在全面快速发展B.比例关系潜伏着较大失调风险
C.重点发展钢铁工业,脱离中国国情D.确立了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的方针
2017·新疆乌鲁木齐·二模
7 . 1958年6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和技术力量下放的规定》。规定要求下放的交接工作“应该一律于6月15日以前完成”。到6月25日,中央工业部门所属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下放地方管理。“下放”在当时造成的结果是
A.各地经济发展缓慢B.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
C.促进工业化的进程D.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2020-10-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0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8 .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19-09-25更新 | 493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预测考卷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9-01-30更新 | 2911次组卷 | 6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2019-01-30更新 | 2948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