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目录是一本著作浓缩的精华,目录研读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二个目录中的其中四章,对此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模仿苏联模式(1949—1957)与寻求中国道路(1958—1965)
一边倒:毛泽东和斯大林
百花运动
万隆方针
大跃进的经济策略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③④①
2 . 下表为1961—1964年我国农民基本生活情况表。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这一时期(       


农民消费水平(元)

粮食消费量(斤)

猪肉消费(斤)

各种布消费(尺)

1961年

82

317.57

2.82

8.6

1962年

88

329.25

4.43

11.4

1963年

90

329.29

8.54

12.24

1964年

95

363.94

11.23

15.4

A.集体经营形式提高了生产力B.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成效
C.工业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D.机械化生产在农村普及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1949—1978年的部分探索和建设成果。由此可以概括出该阶段成就的特点是(     

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物质基础④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3-06-1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49—1978年我国产业政策演变的相关内容。

阶段

主要产业政策

1949—1957年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引进和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1958—1962年

①“以钢为纲”
②建立地方独立的工业体系

1963—1978年

①注重石油工业的发展
②把三线建设、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
据表可知,1949—1978年间我国产业政策重在(       
A.巩固农业的基础地B.发展西部经济C.持续推进工业化建设D.优化产业结构
2024-01-22更新 | 32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的方案,内容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方案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指标,由此可知(     
产量
方案
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
方案一(1955年夏)4600亿斤4300万担1100万吨
方案二(1956年1月)6100亿斤7000万担1500万吨
方案三〔1956年8月)4800亿斤4800万担1050~1200万吨
A.社会主义建设盲目冒进B.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稳中求进
C.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6 . 下表所示为1957—1960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情况(单位:亿元)。这可用来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国家财政支出总计其中支农资金
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基本建设拨款支援合作经济和各项事业费流动资金其他
195730.424.578.110.939.061.003.58
1958409.443.2810.630.268.761.093.17
1959552.958.2410.529.9122.062.423.85
1960654.190.5213.845.4333.735.016.35
A.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成效B.新生人民政权快速稳固
C.农村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D.农业集体化取得了成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为1958-1965年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带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的变化。这说明(     
年份投资额(亿元)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
“二五”时期462.2409.75265.8638.434.022.0
1963-1965147.38137.83107.9434.932.725.6
A.中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B.中央经济调整方针得到落实
C.中苏关系影响工业计划实施D.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2023-01-09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表中错误之处有(     
时间农业改革核心内容
1950-1952年土地改革消灭土地私有制
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公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公有,强调平均主义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所示为1956-1958年中国拍摄的电影题材及主要作品。这主要得益于(     

题材

代表作

革命战争

《董存瑞》《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神秘的伴侣》《情长谊深》《女篮五号》

少数民族

《哈森与加米拉》《边塞烽火》《芦笙恋歌》

历史人物传记

《李时珍》《宋景诗》

名著改编

《家》《祝福》

资本家生活

《不夜城》

讽利喜剧

《新局长到来之前》

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文艺为人民服务口号的提出D.“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
10 . 下表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经济政策调整的主张。这主要缘于我国当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时间

主张

1960年6月

毛泽东指出: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要留有余地,认为1960年的指标还要加以调整。

1960年7月

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

1960年9月

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调整、巩固、提高、充实”的八字方针。

1961年1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八字方针。
A.辉煌的建设成就鼓舞国民的热情B.出现了盲目追求数量速度的态势
C.立足国情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探索D.过多照搬苏联模式而产生的弊端
2023-09-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