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0 道试题
1 . 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形成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模式。这一变化
A.旨在用法律限制城市人口规模
B.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
C.旨在减少农村人口,保障农民就业
D.说明“二元结构”模式适合中国
2017-03-03更新 | 1050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之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随堂练习B卷
2 .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016-12-13更新 | 472次组卷 | 35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对这段社论认识不正确的是
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带有主观臆断性
D.重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4 . 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纠正“左”的错误B.坚持“八大”路线C.“大跃进”的推动D.贯彻“八字”方针
5 . 反对官僚主义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下列运动,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目标的有:
①“三反”运动②延安整风③整风运动④镇压反革命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 . “披星戴月奔忙跑,滴滴汗珠变钢水。冲天干劲就是诗,快马加鞭就是画。” 这是一首来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一首民歌,与此民歌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C.八字方针D.八大决策
7 . 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真理标准大讨论
9 . 英国学者彼得· 沃森在《20世纪思想史》中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有以下描述:“(他们)最特别的观点要数改变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他们对红色感到忧心忡忡,因为他们认为,作为革命颜色的红色理应意味着变化,意味着进步——用另外的话来讲,就是意味着‘走’而不是‘站住’。” 文中“他们”体现出的特点有
①进步性               
②破坏性               
③非理性               
④崇拜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 . 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