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增强企业活力、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2020-11-01更新 | 255次组卷 | 5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强化训练4
2 . 1993年与1991年相比,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由51.6%上升到87.5%,在工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由36.4%上升到81.1%。发生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开放力度
3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9-07-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为明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五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4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南通市,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南通市城区人均GDP仅为408元,1986年超过千元(1055元)。材料表明80年代中期南通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的设置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世界后列。13亿人口中近8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生产;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1980年,中共中央文件指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可缺少的补充”。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十五”计划末期,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经济占整个GDP比重超过60%。在许多地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

——摘编自傅桃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理论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7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以下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2019-01-30更新 | 1751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为明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四 现代中国
8 . 下图为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深化
B.全球化趋势加强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思想进一步开放
9 . 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将东北地区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新时期,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C.雄厚的工业基础
D.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
10 . “在本世纪内最后的十六年,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同外国人合资经营,也有一半是社会主义的。……不要怕,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发表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之时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初
D.“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