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海关工作停顿,外商拒绝关税。1854年,上海成立的英法美“关税管理委员会”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税的征收。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18614月英国人赫德正式担任总税务司。这样.外籍税务司逐渐成了各地海关的实际管理者,华精海关监督则完全被外籍税务司架空。辛亥革命前,海关税款的保管和支付,由中国政府委派的海关监督按清延户部的指示办理。但袁世凯为总理大臣的清政府竟不惜进一步出卖海关权。1912年英国为首的“债权国家银行”决定把海关汇交给汇丰、德华、道胜三家银行,由税务司按期通知拨付有关各国,关税税款的收支保管权的被攫取,标志着中国海关主权的完全丧失。

——摘编自寇钰晶《中国三个时期的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

材料二   1987年以来在完善国内立法的同时,我国海关还不断出台政策规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海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不断增强。由中国海关提出的“登机桥”“普洱茶”“三氧蔗糖”“油压或气压传动间”“新能源汽车”“微生物油脂”“集成电路检测设备”等(协调制度)修订建议被采纳。近年来,我国不仅实现多次降低服装、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药品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还积极推进和贸易伙伴之间的制度性合作建设,把签署自贸协定上升为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18个,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惠及42个国家。

——摘编自蔡岩红(70年从弱到强关税变迁见证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海关主权丧失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以来中国海关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