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近现代贸易格局的变化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是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五口通商以后的最初几年,广州仍然是对外贸易的最大中心。从对外贸易上占有最大份额的中英贸易看,在整个40年代,由广州输往英国的货值,仍居于五口的首位。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进入50年代以后,贸易重心之由广州北移上海,就更加引人注目了。曾经被西方商人幻想为“永远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广州,在五口通商之后不到10年的光阴,便已趋于衰落。

——摘编自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中共中央于1979715日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指出: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对加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980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文件,正式将“出口特区”命名为“经济特区”,要求将深圳特区建成兼营工业、商业、农牧业、住宅、旅游等项事业的综合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确立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实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前后广州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特区建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 . 中国共产党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治国理念源自悠久的历史文化总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指曲阜)之典经,习正始(年号)之余论(指玄学),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指儒学)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

——《晋书·儒林传》

王羲之对谢安说:“今四郊多垒(敌人军垒),宜人人自效(报国),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言语》

材料二   1992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2011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学习时报》发表题为《关键在于落实》的文章,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21129日,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再次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据杨世国程全兵林坤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如何从深圳喊响的》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名教颓毁”的历史原因,并结合史实对王羲之“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观点作合适的评论。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邓小平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背景,指出1992——2012年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实干兴邦”的重大举措及其作用。
2021-12-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在德国出现了第一个机场。1919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飞行技术得到迅速的应用,欧洲大城市之间定期旅客航班逐渐开通。192O'l939年,欧美国家的航线大量开通。同时为了加强和殖民地联系,各殖民国家和殖民地之间开通了跨洲的国际航线,如英国开通了到印度和南非的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发挥了重要作用,航空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刺激了机场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以更好地保卫美国国防及美国利益为由,才发巨资作专项资金建设和改进了数百个机场。1944年,国际民航组织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民航组织为全世界的机场和空港制定了统一标准和推荐要求。

——摘编自李永《民航基础知识教程》

材料二1949522日,虹桥机场获得解放,成为军用机场,机场面积为2800亩。1963年,虹桥机场开通了上海—卡拉奇国际航空线,此时,机场占地6500亩;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其开始扩建为军民合用国际机场;1971年,改为民航专用。1988年,在上海民航管理体制改革中,虹桥机场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从中国民航上海管理局分出。1994年,机场交给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至1999年年底,上海至世界各国开通航线的城市达112个、国际及地区城市52个。自2009年起,上海机场集团公司联手香港机管局成立了沪港机场合资公司。

——摘编自《21世纪上海空港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上半叶欧美民用机场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虹桥机场的变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虹桥机场变迁的国内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民用机场建设产生的影响。
2021-10-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华法系的发展具有原生性,同时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反对秘密性的奴隶制法,反对“习惯法”,提出:“法者,编著之图藉,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他认为统治者要“上法而不上贤”,认为“道法者治”。商鞅曾说:“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韩非进一步强调了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

——摘编自李彦东等《中国文化名著选读》

材料二   经两次战斗,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十一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双方使臣在尼布楚开始谈判。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签字后即行互换。

——江耀琴《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1898年,清政府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2年,颁布修律上谕,谴派官员将现行一切律例,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要为拟议;1904年,颁布了《公司律》。在公司的类型确定上,《公司律》最大的贡献是首次从法律的形式上正式确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相比于以前的官督商办,确立了股权面前人人平等的条款,“附股人不论官职大小,……与五职之附股人均只为股东,一律看待”。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涉外经济区域,各类涉外经济主体的涉外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都需要法律的有效调整。2001年以来,国家又对许多涉外法律作出较大修改,以使其符合形势的需要。

——摘编自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的“法律”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韩非子在法家思想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尼布楚条约》签署的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从政府政策的视角,指出1904年《公司律》颁布的历史背景,说明该律颁布的积极影响。②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系列“特殊的涉外经济区域”,分析我国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开始,我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陆续开展起来。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等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等也相应地基本形成了,以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为特点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得以须布实施。中国共产党比较顺利和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使中国能够形成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有效团结,这为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现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接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并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摘编自高长武《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材料二20201112,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参观了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一一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在这次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证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社论《浦东开启新的引领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在上海浦东设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背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2月,一些华洋杂货批发商囤积钟牌414毛巾,零售价在10天内售涨84%,严重影响了国内民众的生活。为扭转困局,政府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取缔投机活动。19504月,中国百货公司成立,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国营百货零售商店48个,门市部87个;同时各级政府更是号召每一个县都要成立一家百货商店。至1956年,我国公私合营的百货商店已达到2803家,由此,国营商业掌握了大量货源,使军需和民用的物质需求有所保障。

材料二   1992年起、各大超市、大型购物中心等各种新业态陆续出现在中国市场。它们大多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并迅速扩张,逐步蚕食百货商店在中国零售业的市场份额。1998年,286家大型商场总体实现利润22.25亿元,同比往年下降16.93%,1999年,百货商店盈利情况进一步恶化,239家商场有149家利润至现负增长,其中72家亏损近三成。2001年后,我国逐步消除壁垒、扩大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对于一直萎靡不振的中国百货业来说,也是一剂“治病猛药”,通过与外资企业合资、并购、竞争,中国传统百货商店向现代百货转型的进程被大大缩短,它们利用已有的优势,利润得到稳步提升。

——以上均摘编自马军《我国百货商店发展历程及展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国营百货商店建立和发展的背景,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传统百货商店向现代百货公司转型的主要因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14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分配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是把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全面经济核算。在分配上大体有这样几种形式:指标分解;计件工资,包括超额计件工资和小集体超额计件;超产奖;定包奖;浮动工资。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计划管理结合得不够好,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时,企业往往过多地强调自身的利益,一些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还不够落实,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摘编自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工业经济责任制的特点及影响。
2021-05-26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并在斗争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19221月,《先驱》的发刊词指出: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同时华盛顿会议从反面给予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以实际的教育。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使中国政局陷入极度混乱。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阐明了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指明了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到”,创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粮食生产获得空前丰收。对于采取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当时党内外不少干部存在着相当大的疑虑,担心这样做会不会离开了社会主义。中央在19799月下达的文件中.还只是肯定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并不加以提倡。19805月,邓小平发表谈话指出,关于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些地方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集体经济不巩固也会巩固起来的。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双包到户责任制迅速推广。

——选编自《邓小平文选》、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求得“最合宜的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并分析该方案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特点及作用。
2021-09-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2届高三暑假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9 . 2015年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正式成立,体现出中国尝试在外交战略中发挥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商业繁盛,尤其是棉布、粮食、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远距离贩销的结果。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商帮和江南市镇群落,正是在白银成为通货和计价标准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当时,欧洲人的东来,刺激和吸引东南沿海的商人到南海诸国自由贸易,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商人的贸易,均用银钱易货。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通过“丝一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1/3的白银,总数达到2亿两。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繁荣,加速经济的白银化。人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各国先后组成了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实行外汇倾销,进行激烈的货币战,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当时,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30%左右,增强了英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二战期间,罗斯福设想的“世界蓝图”之一,就是战后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的生产设施与资源开发。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世界贸易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国家定价商品不足5%,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国的进出口总值占世界8.73%,居第三’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对外投资2012年同比增长17.6%,创下了878亿美元的新高。而且,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已经是首屈一指。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产业期望更快地走向国际。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教师用书《历史·必修2》、人民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采取的金融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历史条件。
2021-08-31更新 | 399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现代史-考点11新中国在探索中发展的经济

10 . 材料19799月,四川省广汉县选择在向阳人民公社开展了“政社分开”改革试点,将公社机关20名干部分为三块,一块负责党务和行政工作,共6个人,一块负责农副业生产,共10个人,一块负责社队企业,共4个人,初步形成了党、政、经分设的基本组织框架。1980618日,已经挂了22年的“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终于被摘下来,换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建立了乡党委、乡政府和农工商总公司。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组。由此揭开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社改乡”序幕。

——摘自王佳宁《中国经济改革3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民公社改革的背景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与戊戌变法相比人民公社改革的方式有何进步性。
2021-10-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