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4-03-17更新 | 184次组卷 | 84卷引用:专题过关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不同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978—2012年的部分新词汇,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2023-08-21更新 | 69次组卷 | 3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
3 . 1913-1998年世界主要地区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据如表判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为(     

国家或地区

年份

1913-1950

1950-1973

1973-1996

1.50

3.49

-1.10

0.89

8.05

2.34

0.76

4.08

1.78

-0.60

2.00

5.60

A.东欧和前苏联、日本、西欧、中国B.日本、美国、中国、西欧
C.中国、美国、东欧和前苏联、西欧D.东欧和前苏联、中国、美国、日本
2023-06-25更新 | 184次组卷 | 36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改革开放的深化:1982年________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________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________”;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________
2023-01-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______巨变,_________遭遇挫折;
(2)内容:①1992年,邓小平_________,指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解放思想;
②1992年,____________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21世纪初,初步________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解放了________,加速中国融入__________的进程
2022-12-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十单元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史-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至今】阶段特征经济:①对内_____,对外_____
②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在城市实行___________,增强_____活力。③______确立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2022-12-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十单元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史-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对外开放
(1)史实:
①1980年起,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8年)等___________
②80年代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____________
③1992年,开发__________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④2001年,加入___________(WTO);
(2)特点:逐步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____________
(3)晚清对外开放和新中国8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异同?
①相同:都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东部沿海再到内地
②不同:前者遭受________________开放;后者__________________开放
2022-12-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十单元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史-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1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展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90年,邓小平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这说明邓小平(     
A.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B.解决了当时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主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2022-12-1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冲关卷10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10 . 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实事求是理论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出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