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14年,全国有832个贫困县;2016年,28个贫困县摘帽;2017年,125个贫困县摘帽;2018年,283个贫困县摘帽;2019年,344个贫困县摘帽;2020年,共52个贫困县摘帽。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突出
C.乡村振兴迅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D.城乡二元体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国家间友好关系的象征,   “国礼”在国家间的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古代朝贡体系之下,中国选择馈赠他国的主要是奢侈品和土特产品,如举世闻名的中华四大“国”——丝绸、茶叶、瓷器和阿胶。晚清时期,各国政要们如美国总统格兰特、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开始访问中国,为此,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依据国际惯例,仿照西方国家荣誉勋章样式,制作大清御赐双龙宝星赠给来访的政要,以示荣典。

——摘编自甘甜甜、宋黎磊:《中国对外交往模式变迁下的“国礼”馈赠》

1972年,毛泽东主席与到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进行了会晤,毛泽东主席的赠礼是宋本 影印《楚辞集注》,表达了中日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刻内涵。田中角荣首相的赠礼是水粉   画《春晓》,寓意中日两国将迎来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春天。2014年,习近平主席出访阿根廷,送出的国礼包含了《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失恋33天》等影视作品。这些影视剧跨越时空,使极具时代感和文明进步的全新中国形象,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目中鲜活起来,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摘编自陈紫:《国礼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310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船只便已在南海中航行,并以“涨海”称之。晋代渔民便已在南海诸岛从事捕捞活动。宋代官方地图《诸蕃图》中,南海诸岛已正式划入中国版图,政府还派水师巡海至西沙群岛一带。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到南海测量。明清两朝,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并置水师负责巡视和军事戍卫。数百年来,中国沿海渔民在南海诸岛上种植椰树、香蕉、番薯等,并建立了许多供奉神明的小庙,人们还在南海诸岛上发现了大量历代古钱币。

——据吕一燃《中国海疆史研究》

材料二   日本战败投降,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负责南海各岛屿的受降事务。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23日派海军抵达东沙群岛,设置气象台,后又增派军队登岛驻守。1946年11月28日进驻西沙群岛之武德岛。1946年12月15日,南沙群岛接收人员在太平岛举行接收南沙群岛升旗典礼。后又与法国政府数度谈判,收回南沙群岛的主权。1947年,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用11段国界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域范围。

——据陈谦平《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述论》

材料三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同意以和平方式而不诉诸威胁或使用武力,由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解决他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端。宣言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区层面处理南海问题的首份政治文件,意义重大。

——据李金明《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南海诸岛开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能够收回南海主权的原因,并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对处理南海问题的启示。
4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024-03-18更新 | 263次组卷 | 135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对1949年至2004年间《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人物事迹的研究统计(单位:%)据此可知(    

爱岗敬业
勤奋钻研
贤妻良母
自立自强
优雅魅力
领袖气质
其他
1955—1964
34.3
10.8
4.5
23.4
8.1
2.7
16.2
1975—1984
31.1
3.3
1.6
27.9
22.9
6.6
6.6
1995—2004
6.7
5.9
0.8
27.7
47.9
7.6
0.9
A.职业女性人员比例日趋增加B.妇女社会形象变得更加丰富
C.时代对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D.妇女的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
6 . 1997年1月24日至5月6日,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的妈祖金身应邀赴台巡游102天,游历19个市县,驻跸35个妈祖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万人次的朝拜,台胞称之为“千年走一回”的世纪之行。这说明(     
A.两岸都遵循一个中国原则B.台湾民众认同“一国两制”
C.民间信仰交流密切两岸关系D.两岸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
7 . 1981年2月,台湾《时报周刊》举办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和平统一……为中国人共同的心声……中国在这一代生活于台湾的年轻人而言,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或名词,不管是地理环境的隔阂或生活模式的相异,都无法改变历史与血缘关系。”这(     
A.凸显了台湾同胞的民族国家意识B.表明“一国两制”成为两岸共识
C.说明谈判是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D.促使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2023-11-01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中国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向世界介绍中国抗疫举措和进展,向多国提供防疫物资和援助,许多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普通外国人纷纷伸出援手,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这突出体现了(     
A.中国具有丰富的抗疫经验B.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中国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
9 . 1989年5月6日,200余名台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妈祖庙,实现了1949年以来两岸第一次民间直航;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期间,为湄洲妈祖庙题赠“神昭海表”之墨宝。这些史事(     
A.彰显了两岸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B.反映出“一国两制”得到普遍认同
C.说明民间交往促成国共关系缓和D.表明两岸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
2023-11-01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对于16世纪中叶以后葡萄牙侵占澳门400多年的历史事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序言里,仅用“逐步占领”四字而没使用“侵占”“侵略”一类强烈的词语。这表明中国政府意在
A.减少中葡谈判分歧推动回归B.防止未来葡萄牙人遭到报复
C.强调主权至上模糊词语表达D.陈述历史事实又不纠缠旧账
2022-05-09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