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17年11月13日,美国公布的《时代》周刊杂志封面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着“中国赢了” (China   Won),这是时代周刊历史上第一次用两种语言刊登标题。这一期杂志的《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布雷默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领域最具实力的国家,并提出五个事实来解释为何中国正在超越西方。下列选项在布雷默文章中不可能提及的是(       
A.中共十九大顺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肯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存在着优越性
C.中国的“一带一路”给世界和中国提供巨大经济推动力
D.中国已经全面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 . 1954年美国与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企图利用这个条约来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支持国民党军队多次对大陆进行骚扰和破坏活动,造成台湾海峡地区局势长期紧张。为了打击美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这表明中国(     
A.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B.放弃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C.践行“一国两制”构想D.坚决执行《反分裂国家法》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法国农村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农村实行结构改革,重点开发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欠发达地区,由政府制定计划投资,加强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20世纪60年代起,增加农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贷款和补贴,推动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繁荣农村经济。20世纪70年代起,法国政府制定法令,以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形式,推行农业现代化开发计划。政府还实行一系列财政刺激和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人口,采取多项奖励措施,鼓励人口向农村流动,以促进农业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由于经济基础的巩固和社会福利的完善,法国人对乡村景观、自然环境的诉求愈发强烈。

——摘编自陈晓律《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以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近代中国农村衰落的封建土地制度问题,这为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现代化之路奠定了重要基础。195312月,中共中央批准发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以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导向,通过农业合作化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社会主义,使其成为支持工业现代化的基础。由此,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由农村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格局得以形成。

——摘编自钱宁《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对当代中国农村变迁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

材料三   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现代农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摘编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根据材料,概括中、法两国农村发展战略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21世纪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3年3月10日,我国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400颗航天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B.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D.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
2023-05-23更新 | 296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是国际媒体中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年度发文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     
A.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B.GDP增长与国际形象成反比
C.外交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2022-12-16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997年1月24日至5月6日,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的妈祖金身应邀赴台巡游102天,游历19个市县,驻跸35个妈祖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万人次的朝拜,台胞称之为“千年走一回”的世纪之行。这说明(     
A.两岸都遵循一个中国原则B.台湾民众认同“一国两制”
C.民间信仰交流密切两岸关系D.两岸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其前身为1986年5月成立、后在1993年12月改名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这说明(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B.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C.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D.机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调整优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挫折和失败,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参照系,将两者放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天平上,能使我们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认识和评析新中国的历史。

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今天回过头去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以及之后的发展历程,原先看不清楚的历史进程就可以看得清楚些,原先不全面的认识可以变得全面些、客观些。因此,研究新中国史一定要关注和了解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以获得历史的纵深感来剖析和理解已经过去的历史。

进入20世纪后,中国已经与世界越来越联为一体,不可分割了。开展新中国史研究,尤其是对一些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分析,就必须将其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之下。

——摘编自金光耀《新中国史研究三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有关新中国史研究的任一观点加以说明。
2023-04-25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正式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中国外交“一条线、一大片”的具体策略;2015年,习近平在联合国发表讲话,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在于(     
A.蕴含着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B.以反殖反帝反霸作为中心任务
C.为世界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柱D.体现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0 . 1974年,国民党元老商震来大陆探访,叶剑英接见了他,语重心长地说:“叶落归根……你是他们的带路人。”商震激动地说道:“我早就想回来看看了……”这反映了(     
A.海峡两岸由对峙转向友好交往B.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C.“九二共识”符合统一的趋势D.“和平统一”方针正式确立
2023-05-28更新 | 27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届高三考前调研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