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谟拉比法典》序文提到:“把光明普照苏美尔阿卡德大地的那个国王,使周围的世界都屈服于他的那个国王,伊什塔尔神的宠儿就是我,汉谟拉比。”这表明法典意在(     
A.完善法律体系B.强化神权统治
C.维护君主权威D.规范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波斯帝国实行多种官方语言并存的政策。伊朗地区的官方语言为埃兰语,巴比伦地区为阿卡德语,埃及为古埃及语,在民间和商业领域广泛使用的阿拉米亚语为帝国的通用语言。这一政策(     
A.顺应了多民族国家的要求B.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阻碍了地区间的贸易往来D.旨在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2023-07-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最早的村庄

最早真正务农的村庄出现在大约距今10500年前的亚洲西南部。阿布·胡利亚拉村庄,位于今土耳其和叙利亚边界。村中的窖屋有芦苇屋顶,木头墙壁……他们精心种植某些谷物,也许还圈养一些野鹿。此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到了大约300-400人。大约在9700年前,出现了一个新村庄,占地面积更大;居民还是依靠猎鹿为生。到大约9000年前,他们变成了农民,以重要的牲畜如绵羊和山羊以及谷类和豆类植物为生。他们用泥砖建造了小型的四方形房屋,有狭窄的弄堂和场院。到这个时候,类似的村庄出现在了新月沃地的其他许多地方。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著,晏可佳等译《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最初的文明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1)如何理解“类似的村庄出现在了新月沃地的其他许多地方”?
(2)图片可以对我们研究“最初的文明”提供哪些启示?
2023-07-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全球通史》指出:“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祀阶级、士兵和吏……而新出现的祭司集团又对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作出的一大发明。”据此可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源是(     
A.剩余产品的出现B.生产力发展
C.社会分工的形成D.文字的发明
5 . 古代两河流域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体制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古希腊在海外殖民中形成独特的城邦体制,古罗马依靠法律治理国家。这表明人类文明(     
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B.取决于地理环境类型
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D.表现出同源异流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赞异邦人的好风俗,并承认希腊人的很多知识都是从东方学来的,同时代的希腊人也普遍持有这一态度。这一态度(     
A.源于发达的奴隶制工商业B.反映了希腊文化的扩张性
C.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先进性
2023-07-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大英博物馆内的古埃及女贵族余盆梅海特棺椁,制作于公元前600年,棺木的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这表明当时(     
A.跨区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B.西亚与北非文明区首次统一起来
C.埃及成为东西方联系的桥梁D.亚非文化具有同源同宗的特点
8 . 下图为农业起源的可能范围示意图。据此可推知(     
A.农业发展具有同一性B.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D.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
2023-07-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古代某一文明区,神庙仓库的收入和支出记录凭证是在泥板上刻刮出的各种符号,这些泥板经过烘烤便可以长久保存,所以其遗存数量众多,从中透露出了几缕文明开化之初的光芒。该“文明区”(     

A.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的种姓制度
C.诞生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D.建立了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在他看来,世界各地的气候不同,因此造成了各民族性格和心态的不同,而人们的这些不同又造成了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孟德斯鸠认为,土壤的肥沃或贫瘠会影响法律和政治制度,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孟德斯鸠还认为,一个民族居住地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关系。他断言,小国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于君主政体,大国适宜于君主专制政体。

——摘编自李学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

材料三   地理学家早已摒弃了站不住脚的、理性上有局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本身塑造了人类以及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理念。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并不取决于社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社会组织制度和对真实与正义的概念同环境状况并没有明显关系。

——摘编自阿瑟·格蒂斯等《地理学与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