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两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中,雨季需要排涝,其他季节需要灌溉,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修筑水利坝渠。在当时,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集体协作,也就加强了居民的往来,进而推动了国家的出现。这主要说明(     
A.原始农业需要集体耕作B.水利建设保障农业发展
C.农耕文明源于水域丰富D.农业生产促进政权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希腊古风时代大多数殖民地都是建立在希腊城邦的政治模式之上。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采用创始神话和语言、食物、教育、宗教、体育、戏剧等,使这些地区保持了强大的希腊特征。这表明古代希腊殖民(     
A.促进了文明间交流互鉴B.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初衷
C.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展D.子邦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分立的“帕斯特”,“帕斯特”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块被灌溉渠分隔开的土地。到了前3100年以后,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帕斯特”连接起来,形成了体系化的灌溉网。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尼罗河的定期泛滥B.埃及初步统一的实现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考古学家认为,苏美尔人因为他们有制陶传统而发明了轮子。用一根轴把两个轮子连接起来,再搭一个平台,这就有了世界上第一辆车。农民们则发现多装一副轮子可以使车子装载更多东西,跑得更快。这表明(     
A.地理环境塑造文明特色B.西亚交通运输的高度发达
C.生产活动推动技术进步D.西亚社会组织能力的强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站立在诸王诸帝之后者,是升斗小民。撑持着庄严、华丽、巍峨的神庙宫殿及金字塔的,是无数工人及农夫。”符合这一文明特征的国家最可能是(     
A.古罗马B.古埃及C.古希腊D.古印度
6 . 余秋雨写道:“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500年前——孔子、释迦牟尼和亚里士多德。于是,我们看到,希腊人在海边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中国哲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的关系。”材料反映了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特点是(     
A.亚洲最快领先世界B.起源欧洲全球扩展
C.基本独立多元发展D.彼此隔绝毫无联系
2024-03-25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谟拉比国王制定了两河流域历史上最完备的《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共约282条,内容丰富,涉及司法管理、刑法、婚姻法、财产继承法、收养法、治安管理法、财产租赁法、工资法以及奴隶买卖法等。由此可知,两河流域(       
A.最早实行了以法治国B.注重通过法律治理国家
C.确定了君主专制体制D.形成了早期奴隶制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亚地区阿伊哈努姆遗址(约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包括希腊人物和神像雕塑、太阳神阿波罗神像的鎏金银盘、大夏和印度古钱,甚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B.亚述帝国统一两河流域的见证
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D.古希腊人建立海外城邦的例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为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之一。每个种姓内部还有许多次级的子类别,仅婆罗门就有1800 个分支。种姓制度至今仍在占人口 3/4 的农村起着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印度社会结构。由此可见(     
A.种姓制度促进印度族群融合B.等级是古代文明的普遍特征
C.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受其阻碍D.文明演进深受历史传统影响
2024-03-1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古希腊智者普罗塔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强调这个“人”是被严格规定的,是“作为思维的人”,同时他还认为,善是宇宙生成的最高原则,德行就是知识,因为人必须要有德行,也就必须要有知识。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推崇希腊“古典时代”的政体B.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C.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解释世界D.认为公民是城邦政治的主体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