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阿姆河流域(阿富汗)发现了与当地迥然不同的一处希腊风格的遗址——阿伊·哈努姆城。从考古发掘看,该城的神庙是凹进式的,这属于典型的两河流域风格,里面也有浓重的波斯信仰特征。这说明该城(  )
A.深受西亚文明的影响B.希腊化的程度较低
C.实现希腊文明本土化D.文明的交流与融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1~2世纪间在埃及法尤姆地区出现了一种为死者描绘的肖像,故名法尤姆肖像(如图)。这是公认的古埃及传统,然而其面部的写实与敏感性却又可以在罗马帝国的任何一处地方找到,甚至还出现过身着罗马衣袍的埃及人的画像。由此说明,罗马的扩张(     
A.传播了罗马的进步文化B.扼杀了埃及的传统文化
C.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复兴D.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3 . 公元前14世纪中期,埃及和赫梯不断进行战争。在战争的过程中,埃及人学会了赫梯的铁器铸造和使用方法。随后,埃及也进入了铁器时代。这种现象表明古代战争是(     
A.铁制武器的试验场所B.民族交融的主要原因
C.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D.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4 . 《后汉书》《晋书》记载,甘英历尽险难抵达安息西界,临海欲渡,安息西界船人对甘英说:“海水广大,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这一史料可用来佐证(     
A.汉朝试图与大秦建立官方往来
B.汉朝与罗马帝国已有直接的交往
C.西汉与罗马帝国缺乏文化交流
D.缺乏冒险精神是出访失败的主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涿州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枚金币。据考证,其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在位时所造,年代为回历80年,即公元699-700年(中国唐朝武则天圣历二年至三年)。这是阿拉伯世界历史上铸造的第一种货币。此币没有人物或偶像图案,两面有文字,正面的阿拉伯文意思为“别无他神,唯有真主,真主举世无双”。

——摘编自王雪农《涿州唐墓出土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金币》

材料二   (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沙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材料三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当然也有和平交往,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枚金币的史料价值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的表现。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并谈谈你对古代文明发展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阿伊哈努姆城(今阿富汗东北部)建于公元前3世纪末,城中德尔菲神殿上用希腊文刻着“童年时,听话;青年时,自律;成年时,正义;老年时,智慧;死去时,安详”的箴言;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公元前303-前232年)颁布的一些法令都会附有希腊文译文。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印证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亚文明交流互鉴
B.“丝绸之路”促进了希腊文化向亚洲传播
C.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观念被普遍接受
D.古代希腊文明在文明交流中的中心地位
2022-06-01更新 | 1223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学情调研(选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腓尼基人对古代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并非他们自制的紫色燃料,也不是航海、殖民,而是他们创制出的一套字母文字。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东西方多种字母文字,可以说“腓尼基字母”是今天多国字母的始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字母文字比象形文字更具有优势B.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
C.字母文字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D.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由22个字母组成。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材料主要反映了
A.西亚文明起源最早B.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
C.世界文字的同源性D.文字传播具有地域性
2022-05-19更新 | 605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1)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灭亡了波斯帝国,开辟了地中海向东到达中亚、印度的交通体系;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张骞凿空西域,连接东亚到达中亚的交通。这表明
A.都促进政治格局变化B.都促进丝绸之路的开拓
C.都促进日耳曼诸国的建立D.都采用了马拉战车的先进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