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镰仓时代以前,武士阶层只是贵族统治者的附庸,自己本身并没有信仰。但镰仓时代(1185年一1333年),武士建立起幕府统治,迫切需要精神文化来和政治地位相匹配。于是幕府统治时期(     
A.形成了武士道精神B.开始传播佛教文化
C.倡导文化教育普及D.宣称是太阳的后裔
2 . 古代日本家族观念及等级观念深厚,氏族贵族和大官僚贵族长期掌控政权。历代日本统治阶级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纳贤,让外人染指政治。这反映了古代日本
A.文化发展丧失民族特色B.统治者的统治基础薄弱
C.极力限制中华文化传播D.政治文化的封闭性较强
3 . 15世纪中叶.朝鲜官方颁布了《训民正音》。该书系统介绍了官方创制的28个标音字母文字,并配有详细的解例,开篇序言即写道:“愚民(指不通中国语言文字的人)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矣。”由此可知,当时朝鲜
A.汉字的普及程度较高B.官派留学中国热情高
C.受到“西学东渐”影响D.文化世俗化趋势凸显
4 . 8世纪初,日本政府鼓励人们垦荒。723年,日本政府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垦生荒者可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743年,又颁布《垦田永代私有法》,承认垦田私有,土地兼并日益加剧。此后,日本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据此可知,日本庄园与西欧中世纪庄园相比其特点是(     
A.日本庄园是土地私有B.日本庄园规模比较小
C.日本庄园是通过开垦荒地而不是授予兴起的D.日本庄园独立性更强
5 . 笈多王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和县制,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设置县,县下设置村,分别派省长和县长管理。这说明
A.笈多帝国统一了南亚次大陆B.笈多帝国专制色彩浓厚
C.笈多帝国重视宗教在维护自身统治中的作用D.笈多帝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6 . “御家人”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种制度,将军确保“御家人”的领地私有权不受侵害,并给其发放领地证,作为回报,“御家人”须为将军提供种种劳务与军役。“御家人”制度体现了
A.中华文明的影响B.幕府政治的特点
C.庄园经济的衰退D.中央集权的强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664年,日本天智天皇颁布诏令,将冠位(官衔)由十二级增至二十六级,再按照忠诚与贡献的标准,用新的阶位制适当调整贵族地位,即对贵族进行某种程度的重新排列。这一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加强封建君主集权体制B.仿照中国进行官制改革
C.彻底消除地方分裂势力D.维护封建贵族政治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革新”诏书,仿照唐制,推行改革。改革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废除部民制度,实施班田收授制度。第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置八省分理各项事务,百官均由中央任命,地方设国、郡、里等各级行政机构。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743年,日本政府颁布《垦田永年私财法》,承认了土地的私有,随着土地私有潮流的进一步发展,至8世纪末,班田制瓦解殆尽,大量农民逃亡,国家税收锐减。许多破产农民依附于地方豪强或者神社。在领主们的纷纷要求与压力下,庄园获得了“不输不入”的特权。众多的庄园领主得到了对庄园农民的一元的行政权、司法权。到12世纪,庄园制成为全日本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王文杰等《论中世纪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大化革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8世纪中叶以来日本庄园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024-04-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0世纪,日本庄园产生后土地纷争愈演愈烈,庄园主们为了捍卫庄园土地,纷纷培植自己的武装力量——武士,并雇佣武士成为其打手,帮助其对内保卫庄园,镇压庄民,对外扩大庄园和对抗其他大庄园。这主要说明,当时的日本(     
A.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B.土地制度变更推动武士发展
C.幕府成为武士的坚强后盾D.庄园经济加速日本社会发展
2024-06-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