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古代日本家族观念及等级观念深厚,氏族贵族和大官僚贵族长期掌控政权。历代日本统治阶级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纳贤,让外人染指政治。这反映了古代日本
A.文化发展丧失民族特色B.统治者的统治基础薄弱
C.极力限制中华文化传播D.政治文化的封闭性较强
2 . 15世纪中叶.朝鲜官方颁布了《训民正音》。该书系统介绍了官方创制的28个标音字母文字,并配有详细的解例,开篇序言即写道:“愚民(指不通中国语言文字的人)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矣。”由此可知,当时朝鲜
A.汉字的普及程度较高B.官派留学中国热情高
C.受到“西学东渐”影响D.文化世俗化趋势凸显
3 . 公元646年正月,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的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C.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
2020-05-03更新 | 311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笈多王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和县制,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设置县,县下设置村,分别派省长和县长管理。这说明
A.笈多帝国统一了南亚次大陆B.笈多帝国专制色彩浓厚
C.笈多帝国重视宗教在维护自身统治中的作用D.笈多帝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6 . 图格拉王朝时期,全国共有23个省。各省的税收首先用于地方的军政开支,余额上缴德里。除直接隶属于中央的省份外,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由此可见,当时的德里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随苏丹力量强弱而变化
B.土邦拒不承认苏丹的宗主权和拒绝缴纳贡税
C.以印度教为国教且重要职位由印度教王公担任
D.土邦脱离中央管理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
7 . 10世纪初,新罗高丽王朝仿照中国唐朝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主要表现在(   
①在中央设三省六部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③引进科举制度考查儒家经典④仿照长安的建筑风格修建寺庙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8 . 自7世纪到14世纪末,朝鲜半岛上先后出现了几个强大的政权,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新罗、高丽、朝鲜B.高丽、新罗、朝鲜
C.朝鲜、新罗、高丽D.新罗、朝鲜、高丽
9 . 幕府统治在日本延续了近700年,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的标志是
A.孝德天皇即位B.武士集团形成C.庄园形成D.镰仓幕府设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