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非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里帝国的北方萨赫勒(干草原)地区的牧民从撒哈拉运来了食盐、皮革和牲畜,到南方萨瓦纳(西非稀树干草原区)等农业区换取谷物、纺织品和其他农产品。借此,撒哈拉、萨赫勒和萨瓦纳得以联系起来。这表明马里帝国(     
A.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B.经济重心位于北方的牧区
C.跨区域贸易取得较大发展D.商人团体控制了国家命脉
2 . 古代非洲的主要国家
地区主要国家生活区域政治经济文化
东非地区____王国公元前后兴起于____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____、蒙巴萨、摩加迪沙等10—15世纪产生于东非沿海地区广泛使用____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____发达,城市繁荣____传入
西非
地区
加纳8—15世纪先后兴起,马里扩张到____和尼日尔河流域拥有丰富____资源
控制着穿越____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扩大对外贸易,____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马里征服____后,进一步扩张,后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____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桑海实行____,官吏直接由____任免。16世纪,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兴建____,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地区
____今津巴布韦地区,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____在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2022-10-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0讲古代非洲与美洲-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非洲本土(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

——黑格尔《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观点。

材料2   印第安人认为,整个世界都由各种各样的神统治,他们必须小心侍奉这些神灵,方能得到神对他们这些弱小生灵的保护,这种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本身便反映出印第安人对于自然界的无可奈何。同时,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了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交往的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点。
2022-08-20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下同步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国际贸易与中古时期的西非文明]

材料一西非很早就和北非诸国有贸易关系。西非内地不产盐,大部分食盐需从外部输入。北非地区南缘有许多产盐区,用骆驼驮载南运,比较方便。西非盛产黄金,而控制北非的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商品货币关系都较为发达,需要大量黄金。这就构成了西非与北非贸易的基础。8世纪以来,与撒哈拉南缘相接的西非地区,通过繁荣的贸易来往,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起来,而且受到北非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阿拉伯人从北非的基地出发,向南运送布匹、珠宝、贝壳念珠和在贸易中占首要位置的盐。反过来,非洲则提供象牙、黑奴、鸵鸟毛、可制香水的香猫,以及最重要物品——产于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沃尔特河上游的黄金。产于非洲的大量黄金最终流到了欧洲,它们对平衡中世纪欧洲对东方贸易的巨额赤字起了重要作用。到15世纪时,整个西非商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8世纪以来西非逐渐走向繁荣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古时期西非地区对国际贸易体系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
A.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B.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
C.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D.文化交流延续东非古代文明
2022-05-18更新 | 2072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如果说东非和西非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贸易的影响,则美洲印第安人完全是在当地农业革命的基础上,因征服和社会分化而进入文明时代,并建立国家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
C.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
2022-05-04更新 | 2366次组卷 | 36卷引用: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代非洲的桑海帝国靠近撒哈拉沙漠,黄金资源丰富,因此控制沙漠商路和黄金交易,以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而美洲的印加帝国气候湿润,借崇山峻岭开发梯田,农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这种现象表明
A.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模式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古代美洲农业条件优越D.古代非洲黄金资源丰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条连接的大道。尼罗河上游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而未被损坏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得非洲大陆难以接近。”在此,作者强调了
A.非洲落后源于独特的自然环境
B.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
C.交通成为制约非洲发展的主因
D.学术界探究历史的角度新颖
2022-04-08更新 | 929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9 . 非洲

(1)非洲大陆,历史悠久,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古代非洲文明的多样性和先进性给予说明。

1444年葡萄牙人第一次在拉各斯市场上出售黑奴。1501年首批黑奴被运至海地和多米尼加。1552年首批黑奴登陆巴西。仅十七世纪后半叶,从非洲大西洋沿岸卖给欧洲人的奴隶数量超过以前200年的总和。1661年,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通过法案,确定黑人是“终身奴隶”。1890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议,黑奴贸易正式告终。


(2)依据材料,概括非洲奴隶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奴隶贸易对世界产生了怎样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坐落于廷巴克图的迪京格热伯清真寺。它可以直接证明
A.伊斯兰教传播到西非地区B.廷巴克图对外贸易发达
C.西非国家均信仰伊斯兰教D.伊斯兰教开始对外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