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美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图3所示培高平台田地,能在没有现代化工具和化肥的条件下获得作物丰收,这种农业技术的主要成本是用来开挖渠道和培高平台的劳动力。培高平台田地(     

A.促成农业生产系统的自我支持B.能保证农业丰收并节省劳动力
C.体现玛雅文明先进的环保意识D.借鉴阿兹特克人浮动园地经验
2024-03-27更新 | 23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代某文明区域的农业以玉米为主食,所以又称为“玉米文明”。然而一千多年之后,这个由僧侣、星相家、工匠和农夫所组成的先进文明社会却忽然神秘地消失了。材料中描述的文明在如图中的地理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境内玛雅城邦遗址的一座兴建于7世纪、被称为“铭记的神庙”的金字塔内部,发现一个布满浮雕人像的宽大墓室,死者遗体的头部覆盖着玉制面具,并有玉制装饰品等随葬器物。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来印证当时(     
A.玛雅宗教建筑宏伟精美B.玛雅人对埃及文明的吸收
C.玛雅社会存在阶级分化D.玛雅城邦手工业规模庞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古代玛雅文明中有多个神学系统,玉米神在其中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玉米神可以被视为众神之王,其他许多神灵(如雨、雷、蜂等与玉米生长有关的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化身)都是由玉米神创造的。这一现象源于(     
A.玉米在农业领域的突出地位B.祭司阶层对文化事业的垄断
C.大一统王朝统一思想的需要D.城邦制时代的多神崇拜传统
2023-10-1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玉米神是玛雅人崇拜的神灵之一。玛雅神话中玉米神是一个经历了死亡重生循环的神明,而且会在农作物的每一个生长周期开始时重生。这说明,玛雅人(     
A.产生了较完整的宗教信仰B.形成了完备历法纪年方法
C.已掌握了玉米种植的规律D.熟知了“零”的数值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就建立了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建立的十进位计算法早了1000多年;在公元6至7世纪期间,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天。这说明古代美洲文明(     
A.领先世界其他文明B.与欧亚大陆文明存在交流
C.具备近代科学方法D.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图所示是古代一位玛雅尊者或祭司的雕像。该尊者或祭司在当时最有可能(     

A.从事农业或手工业B.经常指导棉花生产
C.发明“浮动园地”D.以玉米为主要食物
2023-03-27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以“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但是,举世公认的中美洲玛雅文明并未掌握冶金术,南美洲印加文明尚未发现文字。由此可见(     
A.文明“三要素”说已完全失去参考的价值B.中国在商代步入文明社会
C.文明内涵应凝聚世界各民族的多元价值D.中南美洲文明是不存在的
2022-12-03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这说明印加帝国(     
A.崇尚罗马帝国的统治方式B.形成了君主专制政体
C.密切了与东方国家的联系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前三个单元编排和主要内容的初稿。现在要新增一课“古代非洲和美洲”,主要内容是“415世纪非洲出现的一系列国家,阿拉伯商人用印度、中国的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的玛雅、印加文明,在1216世纪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农业兴盛,培育了其他大陆没有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等,城市和交通建设比较完善”。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6世纪)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文明产生和特点)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5-15世纪)

第1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

第2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印度、日本等国情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15- 16世纪)

第1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和其他航路的开辟)

第2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人类第一次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新增一课放入哪一单元作为第几课比较适合并阐述理由。(要求:明确说明新增一课作为第几单元的第几课:结合时间、内容和历史联系等方面综合阐述理由:观点正确,论述有据清晰)
2022-09-02更新 | 615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