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通过西地中海港口的开普航线取代了通过东地中海港口的古老贸易路线,取代时间并不是在15世纪葡萄牙人到达印度,而是在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新型商业组织冲击欧洲贸易格局B.传统商路贸易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C.葡萄牙海上霸权遭到英荷的抵制D.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
今日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至15世纪中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道被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封锁。因此,除了作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商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     
A.商业贸易B.宗教传播C.殖民扩张D.探索新知
今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6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多次出现在英国的文字记载中,还成为当时航海、外交等一系列社会和国家活动的关联主体。这一时期“中国”始终与英国对两个问题的探索关联在一起:一是,如何到达中国?二是,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一时期英国对“中国”的关注(     
A.有利于中、英经济文化交流B.源于闭关自守政策的封闭性
C.基于对中国社会制度的认可D.蕴含对外殖民扩张的驱动力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482年初,天文学家托斯卡内利回信哥伦布说:“地球之形状,实为圆球。由里斯本向西直行,即可抵达东方大国,那里有金、银、珠宝、香料等物,都是世人所需要的东西。”这一说法(     
A.有悖于基本地理知识B.支持了葡萄牙的航海方向
C.有利于新大陆的发现D.开启了西欧迈向海洋的步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特立尼达”号原为欧洲某船队的旗舰,因船只受损被迫留在香料群岛(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进行维修。1522年4月,该船计划横渡太平洋返航巴拿马,最终因风暴袭击和食物匮乏,在离开六个月后无奈返回。据此判断,该船曾经跟随(     
A.迪亚士绕过好望角B.达·伽马驶达印度
C.哥伦布到达美洲D.麦哲伦进入太平洋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498年5月,葡萄牙人首次到达了印度西海岸的科泽科德。此后,葡萄牙船队多次往返于这条航线,葡萄牙王室发动了针对阿拉伯舰队的海战,并一度对欧洲各国封锁了绕过好望角可达到印度的消息。葡萄牙王室的举动(     
A.确立了葡萄牙世界贸易垄断地位B.对世界市场形成具有双重性
C.推动了葡萄牙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旨在建立广阔的殖民大帝国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97年,纽芬兰岛被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并命名。之后,英国宣布纽芬兰为其殖民地,并将纽芬兰渔场丰富的鳕鱼资源出口至欧洲,获取了巨额财富。这说明北美渔场的发现(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B.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C.使欧洲人发现了亚洲航路D.使渔业成为新兴产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全球仍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和尚未为人所知的大洋洲,在整体上延续着此前漫长时期的状态。即便西欧,也是更多地保留着‘中世纪’的状态。”因此将该时期视为是一个更接近“古代”而不是“现代”的过渡阶段。该学者强调(     
A.需重新审视地理大发现的作用B.历史时期的划分难以形成定论
C.中世纪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深远D.需转换视角再认识该时期历史
9 . 1500年,葡萄牙人能制造拥有强大的龙骨、坚实的肋骨和双像木船壳板,足以经受起远洋航行考验的船只;这一时期,用于远洋航行的仪器和海图也有了较大发展。葡萄牙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A.加速了地理大发现的进程B.得益于中国的四大发明
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学者将“地理发现”定义为,“任意文明民族的代表第一次到达了或最早了解了各文明民族 均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确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强调不能将“地理发现”和“地理大发现”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地理发现”呈现出欧洲中心色彩
B.“地理大发现”是特定的历史事件
C.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属于“地理发现”
D.“地理大发现”结束于登陆南极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