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交易手段是贵金属,共同纽带是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人们对信贷的态度有所放宽,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金融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商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了,运输变得更容易,借款变得更简单,但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摘编自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鸡欧洲史1517—1949》

材料二   就海上格局而言,人类历史大致经历了16世纪前的区域格局阶段、1500—2000年的单极主导阶段,以及正在进入的一个多极格局阶段。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街”—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银大量流入后欧洲社会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曲线图所示的海洋格局予以说明。
2023-11-08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401年出版的《世界的面貌》一书中,提及“西班牙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哥伦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从加利群岛至日本的直航距离仅有2400海里。正是这个数字才使哥伦布在当时并不很发达的航海条件下,敢于直面大西洋。这表明(     
A.西欧自然地理知识严重欠缺B.人类对世界认识已趋向完善
C.科学著作发挥助推探险作用D.冒险精神成为航海决定因素
2023-10-2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说,棉花产业为“工业史上无可比拟的奇观”。观察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图,分析导致15世纪末开始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三角贸易”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2023-08-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调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409年,堙没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成了拉丁文。1474年,托斯卡内利依据此书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将印度置于大西洋的西岸,并在给哥伦布的信中说:“依此航行即可抵产香料宝石之国。”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学说影响历史发展进程B.欧洲绘制的地图准确反映世界原貌
C.地圆学说得到世人普遍接受D.印度成为了西班牙侵略的主要对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香料是中世纪的地中海贸易炙手可热的商品。君士坦丁堡的“香料集市”生意几乎全部由威尼斯人操控,又被称为“威尼斯人的集市”。威尼斯的“要塞”帆船拥有 500 吨级的排水量,是后来哥伦布所乘坐机船的几倍。1204年,威尼斯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广阔的沿海地带,并建立起众多的贸易据点。1284年,威尼斯开始发行纯度达到 99.7%的“杜卡特”金币,“杜卡特”长时间维持了相同的纯度,远超当时欧洲的其它货币。这一时期,威尼斯确立了在地中海绝无对手的局面,迎来了繁荣时代。

——据[日]盐野七生《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

材料二   1501年7月,威尼斯商人普留利在他的日记中写下:“最聪明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坏的消息。……威尼斯取得如今的名声与财富,靠的就是海上贸易,买进大量的香料,再倒卖给来自各地的外国人。而现在,印度的香料可以直接输送到里斯本。而发往威尼斯的香料却需要经过叙利亚和苏丹的领土,到达威尼斯时,原来只值1杜卡特的货物价格因为高昂的税收涨到了1.7甚至2杜卡特。”所有自古兴盛的古老商路和蓬勃发展的沿线城市突然成了一潭死水,全都面临着被葡萄牙帆船逐出世界贸易圈的威胁。威尼斯无法从传统贸易路线轻易脱身,而从地中海东岸派自己的船前往印度又不现实。威尼斯的整个商业模式一下子显得过时了。

——据[美]罗杰·克劳利《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3世纪威尼斯迎来繁荣时代的背景。
(2)材料二中的“最坏的消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导致了威尼斯商业模式“显得过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不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如果从整体上讲,他们(土耳其人)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们的声名狼藉的消极和保守主义而增加向东方交通的困难……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动葡萄牙寻找向亚洲的绕好望角之路。

——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近东殖民》

材料三   据记载,哥伦布在结束第一次的航海返回西班牙时,玉米被不经意间带回了欧洲,但当时美洲的玉米饮食文化却没有相应地传入欧洲。由于玉米的种收比是小麦的5至20倍,所以16世纪中期,人们开始在威尼斯平原规模种植玉米当作粮食,而不再是观赏作物。到16世纪末人们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玉米从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较早的发源地出发,以扇形阵势向巴尔干地区扩展。从 17 世纪早期,玉米被引种到俄国和周围地区。玉米传开后,欧洲多种作物的轮种开始推行,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冬季休耕的农作制度。18世纪欧洲的小麦价格约等于玉米的两倍,故有学者称,“在十七世纪,尤其是在十八世纪,由于玉米充当农民的主食,小麦就能提供大宗的商品粮”。由于稻米在欧洲栽培很少,故玉米在欧洲慢慢发展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这一点不同于亚洲。它与从美洲传入的其他粮食饲料多用途作物马铃薯、甘薯一起,支撑起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

——摘编自张箭《美洲玉米初传欧洲论略》等


(1)指出材料一、二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观点存在的分歧。你认同哪则材料的观点,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绘制一个有关玉米在欧洲传播的时间轴(要求:用黑色中性笔作图,包含时空等信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玉米传播对欧洲的影响。
2023-07-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A.资本主义的兴起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殖民扩张的兴起D.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
2023-07-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农业文明时期生产不发达,各文明之间往往还隔着广大的空间。道路阻隔,交通不便,因而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由于得不到传播,需要各文明地区自己发明。中国造纸术发明于汉代,西传开始于751年怛罗斯战役,从中亚地区传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用了五百多年,而传到莫斯科,则已经是16世纪晚期了。

材料三   不同时期人类认知中的世界地图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特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丹维尔1761年图与贝海姆1492年图相比的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7-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成书于1574年的《印度群岛地理通论》是由西班牙地理学家洛佩斯·德·维拉斯科所写。书中表现出对信息、数字、规模、名字、疆域的难以抑制的欲望,令人感到世界在无限延伸。这反映出作者(     
A.主张构建环球交通网络B.认为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C.已具有全球维度意识D.鼓动政府对外殖民扩张
2023-06-14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学者迈尔斯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经常被用来作为中世纪结束与近代社会开始的标志……然而……新世界的发现并没有开创新时代,而是新时代发现了新世界”。该学者旨在强调(     
A.哥伦布远航的历史贡献B.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C.发现新大陆具有偶然性D.发现新世界意义甚微
2023-05-22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