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哥伦布于1493年第二次远航时,将甘蔗带到了美洲,随后甘蔗在美洲的种植范围得到扩大,欧洲对蔗糖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欧洲殖民者不愿收割、运送甘蔗,而美洲绝大部分原住民已被杀害,于是殖民者找到了一个能补充加勒比地区劳力的办法:贩卖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适应炎热气候的黑人至加勒比地区。这反映了(     
A.物种交流改变族群分布B.商业革命丰富植物种类
C.人口迁徙更新商贸形态D.殖民扩张加速资本流动
2023-11-14更新 | 1682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0年后,主要由大西洋沿岸的欧洲人组成的海员们把几乎所有人类可居住的土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物交互网络。地球的海洋和沙漠不再能够把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域隔离开来。世界失去了生物边界,植物、动物和病菌可以迁移到任何生态条件允许它们传播的地方。它们迁移的速度、彻底性,往往取决于交通运输的技术和技能以及贸易、生产和政治的模式。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材料二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是稻、泰、稷、麦、菽、粟等五谷杂粮。这种作物结构,在美洲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引进和传播后,迅速发生了变化。玉米、番薯、马铃薯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的供应量,贫民多以之为食。盈余出售,使玉米、番薯、马铃薯等成为可用来交易的商品,并可将价格比较高的稻谷等粮食节省下来投入市场,用于出售或商品交换,客观上起了平抑粮价的作用,并促进了明清时期粮食商品化的发展。而流民为此大量垦荒种植,对既往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尤以种植玉米者危害为重。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年以后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洲物种传入对中国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3 . 咖啡进入意大利时被认为是异教徒的邪恶饮品,受到来自教会的抵制。后来人们发现咖啡具有令人清醒的特征,这与教会清醒禁欲精神有某些吻合之处,加之教皇品尝后发现其气味芳香,又能令人从躁动激烈中冷静下来,于是欣然接受并大力推广,将其定性为基督教的饮料。这说明
A.宗教因素阻碍物种的传播B.咖啡传播取决于教皇认可
C.新物种的传播具有曲折性D.物种传播推动了宗教发展
2022-01-23更新 | 5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