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番薯在日语中被称为“芋”,17世纪末由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带到日本。萨摩的藩主在鹿儿岛种植番薯,将其称为“唐芋”。后来日本人还用番薯制作烧酒,即“萨摩白波”。这可用于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欧洲作物品种得到广泛传播
C.亚洲饥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D.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
2 . 18世纪下半期,英国旅行家约翰·贝尔说道:“在17世纪,尤其是在18世纪,由于玉米充当了欧洲农民的主食,小麦就能提供大宗的商品粮。”这反映出玉米的传入(     
A.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推动了各地饮食结构的趋同D.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3 . 1494年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夫妇的报告中说:“为了养活要在这里定居的人,这里多么需要有角的牛羊和驮载的役畜。如果在这个移民数(指一千人)中有一百骑兵,那将很不错,而且是甚为有益的。”这反映了(     
A.旧大陆的生活方式被移植到美洲B.新大陆的发现导致了物种的传播
C.物种传播伴随着殖民活动的拓展D.欧洲在物种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4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陆续将旧大陆家畜家禽带到美洲。马在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被一些印第安部落迅速使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有了马,阿帕奇人才能与欧洲人对抗300年之久。而当巴拿马的一个酋长在回答西班牙人给当地人带来的最大益处是什么时,却不假思索地说,是鸡蛋。这反映了(     
A.世界动植物的跨区域大范围交流B.美洲印第安人适应能力出众
C.物种引入对印第安人的多重影响D.旧大陆的物种数量非常丰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玉米传入我国的路线,有学者据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平凉府(今甘肃)志》记载的“番麦,一名西天麦……花垂红绒于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认为玉米由中亚经西北地区传入我国;另有学者据明万历元年(1573年)杭州人田艺蘅《留青日札》中记载“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认为玉米由菲律宾等地经海路传入中国。这两个观点中(       
A.前者依据地方志记载最具可信性B.所依据的史料都需要进一步佐证
C.后者记述了玉米种植最接近真实D.记述传入时间较早的最具真实性
2024-03-3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16世纪末,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但拥有优质土地的种植园主并不种植谷物,所需粮食则从旧大陆高价购入。这一现象表明美洲(     
A.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B.人口锐减降低了粮食需求
C.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断D.经济秩序受价格革命冲击
7 . 在哥伦布第二次航行中,“他组成一支有17艘帆船,1200多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还载着采矿机械、炸药、农具,还运去了农作物大麦、小麦、柑子、柠檬、甜瓜的种子,还有牛、马、猪、羊等家禽。哥伦布俨然从欧洲运去了一个小型殖民地社会到美洲。”哥伦布的做法(       
A.严重破坏了新大陆的生态系统B.利于推动新旧大陆间的联系
C.激化了殖民地内部的种族矛盾D.促使殖民地在美洲普遍建立
9 . 如果商人及作为他们财产的奴隶找到一种方便携带的食物供应的话,奴隶贸易就更容易深入内陆地区。因此,玉米促成了包括奴隶贸易在内的大西洋非洲的商业化。用大型仓库储存的玉米也使人们可以在西非海岸线臭名昭著的奴隶禁闭营里关押大量奴隶。据此推知(     
A.世界饮食结构发生质变B.商业革命丰富植物种类
C.物种交流助推殖民扩张D.人口迁徙更新商贸形态
10 . 《白银资本》的作者弗兰克在书中说,“历史学家已经知道欧洲是以自己为中心而组建一个世界”的说法,是完全反事实和反历史的。欧洲是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买了一张搭乘亚洲列车的车票。在此弗兰克强调(     
A.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B.白银是世界体系形成的主要动力
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体系形成D.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灾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