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玉米、西红柿、花生、葡萄从等物种从美洲经由欧洲传入亚洲
B.马、牛、羊、鸡等家畜家禽经欧亚传入美洲
C.南瓜和甘薯的传入,直接影响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
D.小麦、燕麦、大麦、玉米等农作物,经由欧亚引入美洲
2023-04-21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了美洲被发现前后人种构成的变动,造成近代美洲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B.三角贸易等奴隶贸易的流行
C.天花、水痘等疾病的传入D.白人、黑人、混血人种增加
3 . 有学者指出:欧洲人之所以能够征服美洲,并非由于他们的军事天赋或者他们的宗教动机,也不是由于他们的野心或贪婪,他们征服美洲,靠的是发动人们始料未及的“生化战”。该学者旨在说明(     
A.病毒侵入加速了殖民扩张进程
B.军事征服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
C.殖民扩张对美洲具有双重影响
D.“生化战”导致印第安人种族灭绝
2023-04-17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5世纪后,全球出现了一次洲际人口迁徙大浪潮,欧洲移民率先流动,随之触发了非洲和亚洲的人口外移,美洲成为人口主要流入目的地。这次人口迁徙浪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B.世界人口的过剩
C.海上丝路的扩大D.世界族群的交融
5 . 下图(图3)是1515年丢勒创作的木版画,其原型是一只从印度被运送给罗马教皇的军牛,这是欧洲自从罗马帝国以来第一只活的犀牛样本。而在意大利,人们正以极大热情发掘古罗马的建筑与雕像。古物的再现振奋人心,不过丢勒从未能亲眼目睹这头犀牛,因为它不久在意大利死于一次海难。由此可知(       

《丢勒的犀牛》

A.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B.新航路的开辟造成了物种的灭绝
C.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相互影响D.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
6 . 杰里·本特利等在《新全球史》中描述道,1500~1800年,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国家的人口增长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D.世界范围的物种交换
7 . 16世纪以来,天花在美洲肆虐,造成美洲2000万~3000万人病亡,也有人估计病亡人数可能达到了8000万。鉴于此,历史学家称天花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者”。天花在美洲肆虐主要体现了(   
A.全球化的负面影响B.人口迁移的危害
C.食品安全的重要性D.殖民主义的罪恶
8 . 荔枝原产于中国。1583年,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对荔枝已有记载。1637年,英国旅行家蒙迪在澳门品尝过荔枝。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这说明了(     
A.洲际间饮食习惯同化B.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
C.宗主国经济结构改变D.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
9 . 如果没有物种引进,我国大小餐馆和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西红柿(番茄)炒鸡蛋、土豆烧牛肉以及八大菜系中的川菜和湘菜等都将不复存在。番茄传入中国的路径是(     
A.美洲一欧洲一中国B.美洲一西亚一中国西北
C.欧洲—亚洲—中国D.美洲一印度一中国西南
10 . 甘蔗原产于印度,16世纪以后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古巴、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等。在世界食糖总产量中,蔗糖约占65%。这从侧面证明(     
A.世界饮食结构日渐趋同B.各国民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C.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新航路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