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有西方学者写道:“在人口密集并极易受到疾病侵袭的中美和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口数量有代表性地下降了90%”“殖民当局的慈善态度也无济于事。没有一个帝国政府像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当局那样,持久而徒劳地立法保护天花感染者。”这表明(     
A.病毒是印第安人口减少的主因B.西班牙重视保护印第安人健康
C.该学者极力淡化殖民主义罪行D.气候环境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2 . “ 咖啡树原产埃塞俄比亚,咖啡饮料大概在1400年左右在也门的摩卡市发展出来。1500年时,这种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到处可见。咖啡馆诞生于中东。……巴黎的普蔻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人士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这体现了(     
①咖啡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到世界
②伏尔泰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觉醒
③欧洲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
④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全球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交换。据如表可知(     
新旧世界主食作物种类(单位:百万卡路里/公顷)
美洲主要作物旧世界主要作物
玉米7.3稻米7.3
马铃薯7.5小麦4.2
甘薯、山药7.1大麦5.1
树薯9.9燕麦5.5

A.人类世界的经济生活得以丰富B.物种交换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美洲人口由于物种交换而增加D.旧世界的饮食结构进一步完善
2022-09-05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伴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来的征服战争及殖民统治,拉美土著人口濒于灭种,并引发了流向拉美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浪潮。这一迁移潮流(     
A.推动了不同种族的交融B.阻碍了美洲的社会进步
C.削弱了欧洲文化的影响D.源于欧洲工业革命要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18世纪,随着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欧洲的小麦价格已经是玉米的两倍。玉米成为意大利中北部人的日常饮食,且常常是穷人的主食。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改良B.新航路开辟推动饮食结构变化
C.物种交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物种交流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2022-07-11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财富流向

材料   史学界大都认同1500—1800年为世界历史上的“早期近代”。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商品繁多。按其特性,大体可划分为四类:黑奴;香料、饮料(包括咖啡、茶叶等)蔗糖、烟草;日常用品(包括毛皮、纺织品,染料、瓷器);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

笔者认为,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天平不断向西方(特别是西欧)倾斜。

1513-1780年欧洲从亚洲进口商品的构成(%)

商品名称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1513-15191608-16101619-16211778-17801668-16701758-1760
胡椒80.069.056.411.025.34.4
摩鹿加香料9.00.03
其他香料9.410.917.624.4
纺织品0.27.856.653.5
丁香0.07.7
其他1.44.69.99.017.54.5
纺织品和原丝16.132.7
咖啡和茶叶0.022.9
原丝0.612.3
茶叶0.0325.3

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单位:百万古尔登)

进口商品的来源英国法国荷兰总计各个进口来源占总数量之比(%)
西半球58.174.115.7147.931.4
亚洲24.59.62054.111.5
注:1古尔登=11.25英镑

——引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财富流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对施诚的这一判断加以论证。
(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2022-04-26更新 | 678次组卷 | 8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山东专用)B卷
7 .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物种交流,美洲印第安人因此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但同时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等。美洲也向世界食品作物库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该现象可说明(       
A.人们日常饮食结构渐趋合理B.推动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价格革命冲击世界传统市场D.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得以发展
8 . 时空观念

材料一   14941月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夫妇的报告写道:“这里需要各种物资,粮食应该(继续)运到这里,直到我们在这里播种和栽种的作物收获为止。我们要的是小麦、大麦和葡萄藤。……应该运来一些活羊,最好是羊羔,母的比公的更好;还要公母都有的牛犊。……这里多么需要有角的牛羊和驮载的役畜……如果在一千个移民中有一百骑兵,那将很不错,而且是甚为有益的。”

材料二   马作为畜力的使用,改变了美洲以人力为主的劳动模式。羊随哥伦布于1493年到达。16世纪初,牛也被引进美洲的峡谷地带和中美洲。美洲有大片肥沃的草场,特别适合放牧牛群、羊群。膘肥奶足的牛羊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奶类,渐渐取代猪肉,促进了人口的营养和健康。牛仔们放牧牛群,催生了美洲的特色文化。除这些大动物之外,老鼠也藏在航船中漂洋过海到了美洲,这对美洲的生态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阅读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哥伦布大交换影响的认识。

材料三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1-25更新 | 55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咖啡进入意大利时被认为是异教徒的邪恶饮品,受到来自教会的抵制。后来人们发现咖啡具有令人清醒的特征,这与教会清醒禁欲精神有某些吻合之处,加之教皇品尝后发现其气味芳香,又能令人从躁动激烈中冷静下来,于是欣然接受并大力推广,将其定性为基督教的饮料。这说明
A.宗教因素阻碍物种的传播B.咖啡传播取决于教皇认可
C.新物种的传播具有曲折性D.物种传播推动了宗教发展
2022-01-23更新 | 5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荆门市龙泉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宋代前后,广东番禺就是全国五大甘蔗种植区之一。明清时期广东各府县都有种植甘蔗,尤以珠江流域的番禺、东莞、增城种植最多,“蔗田几与禾田等”。增城人陈忍庵,“往来于蔗畦稻田垄之间,躬树艺,自旦至暮不少休,收田圃之入以裕”。合浦人陈大恒,于乾隆十六年(1751)雇佣长工短工种植甘蔗,并开设糖坊,榨蔗制糖,一次就卖给一个糖商五万片,其规模已相当可观。”广东的“香、糖、……诸货,北走球豫章、吴浙,西北走长沙、汉口;其黠者走澳门,至于红毛(指在东南亚的荷兰殖民者)日本、琉球、暹罗斛(今泰国)吕宋”。

——摘编自陈学文《论明清时期粤闽台的蔗糖业》

材料二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中南美洲成为全世界的蔗糖生产中心。起先是在西班牙殖民地牙买加等岛屿,然后转移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巴西。17世纪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建立种植园,成千上万的非洲黑奴被贩运到此。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蔗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商品,在美洲生产、在欧洲销售。18世纪之后,在英国,糖已经从一种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一种日用品和必需品。

——摘编自(日本)北川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广东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中南美洲甘蔗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影响。
(3)有学者认为,17、18世纪广东与中南美洲的蔗糖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