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19世纪,欧洲谷物市场逐渐扩大到整个欧洲范围内,如普鲁士、波兰、俄国等东欧国家,也开始将谷物面向市场,进行粮食的交换。这使得经济作物相互传播,作物种植地区范围有所扩大。这一现象(     
A.体现了美洲作物传入的影响B.说明当时粮食存储水平提高
C.反映了欧洲市场争夺的激烈D.表明欧洲耕作技术进步明显
2 . 16世纪末,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但拥有优质土地的种植园主并不种植谷物,所需粮食则从旧大陆高价购入。这一现象表明美洲(     
A.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B.人口锐减降低了粮食需求
C.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断D.经济秩序受价格革命冲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部分史料中关于唐朝时期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迁移的记载。

史料一

贞观初,唐太宗指出:“自隋季道消,天下沦丧,衣冠之族,疆场之人,或寄命诸戎,或见拘寇手。”。

史料二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突厥颉利部抄掠汾(治今山西汾阳市)、潞(治今山西长治市)二州,“取男女五千”。同年,唐朝从高丽索回隋军战俘1万余人,还有大量的战俘因已定居高丽而未返回。

史料三

开元后,唐军制发生变化,如幽州北榆关(今河北抚宁区东)的戍兵,便“常自耕食,惟衣絮岁给幽州,久之皆有田宅,养子孙,以坚守为己利”。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

材料二   拉丁美洲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移入地之一,也是近代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可谓是典型的“种族大熔炉”。15世纪末以来,拉丁美洲出现过四波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第一波国际移民潮在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扩张时期,移民主体为欧洲大陆的白种人;第二波国际移民潮在16—19世纪初的奴隶贸易时期,移民主体为非洲黑人;第三波国际移民潮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大移民”时期,移民主体为南欧的自由移民和少部分亚洲移民;第四波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向外移民时期,出现了“重返欧洲”或“重返亚洲”等“回流”现象。

——摘编自杜娟《拉美外来移民史研究的重要性、方法和路径——兼论亚裔移民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期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迁移的主要类型及其相似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拉丁美洲前三波大规模国际移民潮出现的国际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外历史上大规模移民的文化影响。
4 . 《白银资本》的作者弗兰克在书中说,“历史学家已经知道欧洲是以自己为中心而组建一个世界”的说法,是完全反事实和反历史的。欧洲是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买了一张搭乘亚洲列车的车票。在此弗兰克强调(     
A.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B.白银是世界体系形成的主要动力
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体系形成D.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灾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西班牙、英国等西方国家都曾制定计划,派出诸多科学探险队在全球范围内勘探和引种高价值的食用、药用等经济植物。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实用科学以增强国力B.推动物种的交流与交换
C.践行殖民扩张以拓展疆域D.密切与海外市场的联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咖啡馆诞生于君士坦丁堡,人们把咖啡馆视为休息娱乐和结交朋友最佳场所。15世纪后,咖啡传播到欧洲,咖啡馆在欧洲上层社会流行。

16世纪咖啡馆又成为新型金融活动场所,来自不同商业阶层的人在这里充当股票经纪人,现代金融市场中某些制度的雏形便是在咖啡馆中诞生的。

17世纪下半叶伦敦的咖啡馆在政治变革过程中成为自由平等思想扩散的场所,促使英王发布《咖啡馆封禁公告》,引发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

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适宜的气候让咖啡产量大增,价格下降,咖啡馆数量激增。

18世纪末,由于咖啡因具有缓解疲劳的功能,城市工人便将咖啡作为生活的调节剂,咖啡馆开始大众化转型。

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和咖啡吧应运而生。二战时期,咖啡实行配给供应,咖啡馆的经营受到重大打击。

20世纪50年代自由贸易的回归刺激了“浓缩咖啡革命”,造就了消费主义浪潮,让咖啡馆迎来了新的生机。

21世纪以来,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品牌连锁咖啡店在全球疯狂扩张。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咖啡馆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1-19更新 | 12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石器时代晚期比起早5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初期来,技术要先进得多,发展起一种所谓的“石刀技术”,如以兽骨、兽角或燧石为尖端的长矛和装有骨制或木制把柄、石制刃口的刮削器。每一个男子和妇女都掌握适合自己性别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妇女采集水果、坚果、谷物,挖掘块根植物和昆虫,而男子捕捉小动物和鱼类。随着工具的改进,男子能组织起大规模的狩猎团体,杀死大动物,而妇女却仍留在住地附近从事采集、照料孩子和烧煮食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人扩展自己的耕植领域,并试图增加自己土地上的单位产量,在这一过程之中,却发现自己的那一大死敌愈变愈强悍,而且随着一代代时间过去愈发严重:那就是报酬递减法则。甚至连俄罗斯的大草场,也没有无尽的量能可供小麦生产。多少世代以来,中国人也已将任何适合栽植稻米的大块土地开发净尽,除非将山也铲平,再无余地可耕。美洲食用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的最大好处在于它们往往不会与旧世界作物竞争,反而与之互补。1492年之前原本因沙质、不毛或其他种种因素被视为无用之地,如今有这些美洲植物进驻,也能栽种粮食。1780年代,英国农经作家杨格写到:“如没有玉米,就必须休耕;休耕,众人就饥饿不足。任何乡间居民,若有此作物可以仰赖,可以为小麦季作准备,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的牲口肥壮,就等于拥有一大宝物。”

——摘编自[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根据材料一,概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世界”应对“报酬递减”的有利条件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8 . 16世纪初,天花从西班牙殖民者那里开始传入北美。后在北美各地的印第安人中流行,休伦人遭受的打击极为惨烈,1634—1640 年人口数量从3 万下降到1 万。到17 世纪中叶,休伦人走向了灭绝,只留下了一个以其命名的休伦湖。这反映了(       
A.疫病流行打击了美洲文明B.殖民掠夺使美洲人口减少
C.列强殖民扩张竞争的激烈D.新旧大陆的联系不断增强
9 . “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     
A.原因B.条件C.过程D.影响
2024-01-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10 . 在18世纪的欧洲,土豆经过各国君主的推动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庄园里开始用一部分土地种植土豆来作为口粮,并把剩下的土地用来种植有交换价值的谷物;与此同时,地主也非常乐于推荐农民食用土豆,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大部分直营土地用来搞有利可图的东西。这可用于说明,高产作物在欧洲的传播(     
A.造成了人口急剧增长B.加速了封建经济解体
C.增加了政府备荒选择D.加剧了列强殖民争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