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4 道试题
1 . 伏尔泰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文艺复兴的“创造”主要表现在
①诵读古典文化     ②批判神权统治       ③鼓吹人性解放     ④倡导思想自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77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2019-01-30更新 | 2892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天津卷)
2013·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2019-01-30更新 | 1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2019-01-30更新 | 2658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
5 . 欧洲某一时期的学者认为:上帝创造宇宙,制定自然律,但并不干预世人事务。上帝不会因为诬陷与贿赂而改变自己的法则,所以祈祷、圣礼与仪式都无用。这是下列哪一时期的观念?
A.罗马帝国时期B.中古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
2018-11-07更新 | 207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
2018-06-01更新 | 2228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幅画作,其反映出
                      
拉斐尔《圣母的婚礼》       达·芬奇《圣母、圣婴与圣安妮》
A.宗教成为艺术家抨击的对象B.新教成为艺术家的创作题材
C.美术作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D.艺术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018-05-18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9 . 有学者认为,达·芬奇通常被归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但他的想法却不完全与一般认为的文艺复兴特色吻合。这位学者接着引用达·芬奇的话:“那些研究古籍而不研究大自然的人,只是大自然的继子,而不是亲生子,所有好的作者都应以大自然为母亲。”这位学者意在说明达·芬奇
A.善用比拟和譬喻,论述的方法独树一帜
B.主张研究古籍才为首要,探索自然为次
C.强调从大自然学习,不以师法古人为先
D.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表现出独特宇宙观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一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二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1858~1927年),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2)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为什么会使同僚震惊?

(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在宣传其思想时采取的“高明”手段是什么,“高明”在何处?

(4)分析导致两者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相同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