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法国的拉伯雷(1494-1553)以法国民间故事中的三代巨人国王为主角,通过描写他们游历的故事,用浪漫主义和极其夸张的手法塑造这三位巨人,来表达其心中的理想。其宣传的核心理念为(     
A.人文主义B.浪漫主义C.理性主义D.现实主义
2024-06-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艺术家群体在创作时很少将自己的肖像作为绘画的主体形象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以一种另类的署名方式在肖像作品中标记;后来自画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B.民众思想的普遍解放
C.艺术创作的趋利心态D.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英国著名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在其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自认为自己的知识已超越人类极限的浮士德,为渴望得到无限的权力和享乐,不惜出卖灵魂与魔鬼签约,最终被魔鬼拖入地狱,留下无尽的恐惧和悔恨。作品表达了作者(     
A.对世俗主义的反思B.对理性社会的憧憬
C.对现实政治的不满D.对思想压制的批判
2024-06-1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6世纪初,欧洲约250个城市拥有印刷机构。但印刷书一开始并没有受到欢迎,因为“人们十分注意书籍外观的美丽”。但不久,书籍内容慢慢战胜了华丽外观,普通阶级的市民也能购买到价格便宜的书籍,图书馆的藏书量飙升。该状况(     
A.助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B.根源于宗教改革的开展
C.有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D.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意大利工商业繁荣的城市,有产者竟相购筑豪宅,以恣情靡费为目的。如15世纪中期,佛罗伦萨上层社会的代言人指出“富人必须豁达大方,慷慨解囊正是他们能拥有的最高贵、最吸引人的美德”,并公开说“花钱确实使我感到快乐和满足”。这一现象(     
A.表明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使国家经济发展后继乏力
C.助推个人主义走向极端D.意味着中世纪道德的消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6世纪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作品淳朴、自然,表现了荷兰为代表的北欧之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是风俗画大师,人们称他“农民勃鲁盖尔”。据此可知(     
A.荷兰成为欧洲艺术创作的中心B.海上殖民扩张影响艺术创作
C.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思潮成为主流D.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法国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中世纪知识分子》中记载,1277年巴黎主教艾蒂安·唐皮耶列出两百多条被判定为“异端邪说”的观点——“哲学家不应该接受未来复活这种说法,因为这种事不可能合理地得到验证”“神学建立在传说的基础之上”,基督教“有其不可信和谬误之处”并“对科学是一种阻碍”,人生“幸福存在于此世,而非彼世”等等。对此记载理解准确的是(     
A.希腊化时代思想观念的交融B.文艺复兴前反神学思想的萌动
C.科学革命后形成新思维方式D.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廷权威
2024-05-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人文主义就是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出生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该学者旨在(     
A.阐明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B.表明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间的联系
C.赞扬热那亚人的冒险精神
D.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神曲》没有使用官方语言拉丁语,而是用意大利的托斯坎尼方言撰写,因其使用民族语言而贴近大众生活。薄伽丘也用托斯坎尼方言写作小说《十日谈》,大胆揭露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真实面目而备受各界关注。这种榜样力量影响了欧洲并开启了用民族语言写作的先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使人们摆脱教会的长期束缚B.促进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加快了人文精神的广泛传播D.推动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
2024-05-2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5世纪,意大利学者布鲁尼批评古罗马时代希腊人菩鲁塔克的《西塞罗传》,认为它对罗马人充满偏见。布鲁尼对各类原始材料逐一鉴别考订,重新撰写了《西塞罗传》。上述现象可用于说明,史学研究(     
A.本质是主观认识的反映B.深受研究者立场影响
C.得益于近代科学的发展D.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