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6世纪时期的狄更斯:“英国的新教主义最终不容避免地与其民众的民族自我表现混为一体。”而同时代的《英烈传》也认为奉行新教主义的英格兰,是上帝选定的民族。这说明此时英国
A.制度先进彰显民族优越感B.宗教改革增强了民族意识
C.意图争夺欧洲新教领导权D.文艺复兴强化了自我认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胡登在《致萨克森选侯书》(1520年)中指出:“一个优秀民族却要臣服于某一个人(更不用说是要臣服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僧侣),这该是何等的耻辱与不正当!”他呼吁:“让我们恢复普遍的自由!让我们解放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祖国!”由此推知,当时德国
A.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已成为社会共识B.国家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C.民族意识的高涨有利于助推宗教改革D.首先兴起人文主义思潮
3 . 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行为,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民族教会与廉洁教会。路德的这些主张
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C.阐明了理性主义的内涵D.揭露了宗教信仰的虚伪
4 . 下图为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以马忤斯的晚餐》。它描绘的是耶稣复活后在一次见面会上向他的门徒现身的情景,画中卡拉瓦乔没有把耶稣的门徒描绘成光辉的圣徒,而是描绘成卑微的普通农民。据此判断此画的创作背景是
A.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C.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D.工业革命的初步进行
2020-01-17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