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照此定义,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它也被称为牛顿革命。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从15世纪到今天,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再到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英,世界科技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标志,并指出这次“科学革命”是怎样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变?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爱因斯坦的突出贡献。分析说明“世界科技中心来到了美国”产生的影响。

2017-11-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材料二以荷兰和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开端,资产阶级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为促进实验科学的发展,一批有影响的、由科学家组成的社团,陆续在各国建立。初期科学社团的建立,标志着科学活动方式的转变,即从科学家的个人自由研究转向有组织的集体研究。它使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变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科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果。从此,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科学技术发展简史》2000年第一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并概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2018-01-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一中2018届高三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计划在实验楼走廊上张贴两位中外科技界名人的画像。以下为可供选择的人物:牛顿、爱因斯坦、列宁、李时珍、詹天佑、孙中山。

材料二: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请从材料一所提供的人物清单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两位人物并说明其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4 . 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贱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孳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在一切的正中,坐着太阳,如登宝座。在这最美的神庙里,要这个发光体能同时照明一切,还能有更好的位置来放它吗?它被叫做明灯、精神、宇宙主宰,都很正当。……他如坐在皇座上,管理他的儿女们,就是绕着他转的那些行星。地球有月球为她服务。

——哥白尼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形成的背景。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哥白尼主张的不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他们各自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的新发明。同样,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航海学校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相继开办,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实用价值而得到认真的研究。采矿工业的需求引起动力传送和水泵技术的进步。这是重新开始关心机械原理的起点。同样,冶金业是化学取得显著进步的主要原因,最后,这些领域里的新知识通过大学和印刷品得以促进和流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那时的牛顿,已经是出版了《数学原理》的牛顿,已经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神话般的人物。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他的力学体系顶礼膜拜,仿佛见到了上帝的启示。尽管牛顿不愧为近代物理学的一级大师,但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牛顿在世的时候或许因为他的权威光环而使得其不致暴露,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质疑。但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

——摘编自《近代物理学发展史读书报告》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近代科技兴起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受到人们尊敬和膜拜的原因,并以史实说明“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需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后,伽利略发明了用系统的实验方法对科学知识进行严格检验,因而科学成为“实证知识”时,西方近代科学就完全脱离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体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钱兆华、高文芳《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


材料二
“但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阔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的学术束缚;没有他们,外界的阻碍也许竟无法克服。”

——丹皮尔科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科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因素。

8 .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三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9 . 之所以说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因为
A.把变量引进了数学,成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B.使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
C.是在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D.是近代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

10 . 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约瑟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材料二:

中国西方
①明代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②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
③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①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
②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③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力学体系。

(2)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中西科技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瓦特发明前,英国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筒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蒸汽机的创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4)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