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021-07-10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讲 特点、特征类材料解析题-【提分宝典】2021年高考历史材料题按设问分类研究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部分著作

工具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制作知识
《范畴篇》《解释篇》
《分析篇》《论题篇》
《第一哲学》《物理学》《论灵魂》《伦天》《论动物的运动》
《论天象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
《政治学》
《修辞学》《诗学》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著作》

材料二   (近、现代西方一位科学家)在大学学习,开始探讨哲学与科学问题时,他曾写道:“我是柏拉图的朋友,我是亚里士多德的朋友,可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知识体系特点,结合所学简要概括亚里士多德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历史地位。
(2)写出材料二中“近现代西方科学家”的名字,概述该科学家为寻找真理所作出的理论贡献。
2020-10-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   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蒸蒸日上,欧洲人摆脱宗教禁锢,质疑中世纪教条,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探索知识,于是涌现出一批开拓者。1543年有两部著作问世,一部改变了人类对大宇宙(天体)的看法,一部改变了人类对小宇宙(人体)的看法。这两部著作,一部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另一部是维萨里的《人体构造》。哥白尼把宇宙中心移往太阳,上帝托举大地的形象就开始摇晃。维萨里凭借实证观察,纠正了流传千年的谬误,让宛若神明的盖伦走下神坛,让人们面对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再伟大的人也会犯错,没有什么圣贤是不可以批评的。因为这种改变,人们认为这两部著作的出版是个分水岭,从那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现代科学时代

——摘编自朱石生《维萨里与实证解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部著作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哥白尼或维萨里的历史功绩。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文艺复兴期间工匠的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自文明开始以来一向非常脆弱的联系能得到加强。……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才支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发明。同样,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威廉哈维(1578-1657年)之所以能作出关于心脏和血液的运动的伟大发现,是因为他坚决不理睬对体力劳动的这种藐视。数十年间,他一直进行各种艰苦的实验。他切开从大动物到小昆虫的种种生物的动脉和静脉,谨慎、耐心地观察和记录血液的流动和心脏的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科学的进步通过广大公民的个人启蒙促进了社会进步。启蒙思想高扬人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为启蒙运动时代科学的繁荣开辟了道路。19世纪被称为“科学时代”,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广泛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使人们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还导致发展演化的世界观形成,并深刻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三古代科学的发展主要依赖学者的潜心研究,而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依赖工匠 及其他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人员对各种实用技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和技术两相分离。 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开始相互联系,并逐步走向密切结合,技术在科学的指导和推动 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自人民版必修三教材《近代以来 科学技术的辉煌》)


(1)阅读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在牛顿、爱因斯坦、巴斯德、达尔文中选择两位,分 别举出其在近代科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启蒙运动时代,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潮对于 “理性”的质疑。
(3)材料三中“技术在科学的指导下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指什么史实?
(4)阅读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助推近代“科学革命”的至少三种因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霞客(1589~1641年),明朝江阴人,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具有深远影响。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旅行。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他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经过考察,他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禹贡》中认为岷江导江的说法,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通过其作品,徐霞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并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错误的,从而冲击了基督教的思想束缚,他对落体运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运用实验研究科学的新方法。因此,他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徐霞客和伽利略取得科学成就的相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徐霞客和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例,简析科学发展的意义。
2021-07-01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6 . 材料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伟大转折应功于哥白尼,其《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天文学序幕,极大地推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虽然哥白尼任职于教会,并到意大利学习神学,但他自幼对天空充满了好奇,曾私下学习天文学

据记载,他第一次天文观测是在1497年3月9日,试图通过天文观察来理解和诠释托勒密地心说理论。1513年3月31日,他在所任职的教堂建成了一座小型人文观测台,并设计出3架较为精密的天文仪器,突破主观直觉臆想,用观察数据和科学事实来说话,这是揭示真理的第一步通过大量天文观察数据和一些天文现象,哥白开始质疑亚里士多德宇宙论。后在大量天文数据支撑下,哥白尼构造出日心说宇宙模型,并于1514年完成了其第一部天文学著作手稿,1543年《天体运行论》付梓前,哥白尼已到弥留之际,只能用颤抖之手抚摸了一下书籍。

——摘编自徐传胜《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嬗变》


(1)根据材料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白尼的历史贞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7年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经典力学三大定律,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在此之前及发表之际,英国主要大事年表如下: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16年,莎士比亚去世;1626年,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去世;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51年,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完成《利维坦》;1660年,“促进物理一数学实验知识”发展的英国皇家学会成立;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领到皇家特许证。成为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希望他们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找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致力于找到政治学的自然法则。

法国的孟德斯鸠试图……找到能在一个繁荣、稳定的国家中蕴育政治自由的原则。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内容、影响角度对牛顿经典力学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80字左右。)
2021-02-03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26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思想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哥伦布(热那亚共和国人,1450—1506)毫不踌躇地接受时代新观念的态度而言,就他强烈的猎奇心而言,就他的愉悦地赴汤蹈火的冒险精神和致富成名的急切心情而论,他是一个现代人物。此外他与国王签订航海协议,在序言中写道“陛下批准哥伦布所恳请的事项。”……哥伦布的发现作为奇迹与真实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冲击了欧洲人的想象力,这是明明白白的。科学的和文学的好奇,二都同等掀了起来。

——摘自【美】塞。埃。莫里森《哥伦布传》

材料二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联想到万有引力起源问题。牛顿洞幽烛远,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其成就无法超越;他心无旁骛、超然物外,不屑卷入论战的是非漩涡;他是一个脚踏实地、诉诸经验的梦想者,一个能自如使用数学、实验、观察等科学手段的先驱者。面对这样一位巨人,人们臣服于他的学说。……牛顿逝世后,丰特奈尔为法兰西科学院撰写的牛顿颂词仿佛是在描绘高不可及的自然力量:多么神奇的一位数学家,解开了神秘复杂的宇宙之谜!

——摘编自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接受的“时代新观念”,并简述“科学的和文学的好奇心都同等掀了起来”的概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释材料二中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导出过程,用一句话概括牛顿在近代科学史上的地位。
(3)综合本题所有信息,概括近代科学对18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学家通常采取“见见闻闻”“虚访勤求”“博采众方”“询诸老成”的研究途径,他们的研究方法常常局限于对个别经验事实的总结和归纳,极少进行模拟自然过程的人控实验和对经验材料   的量化分析,更加之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而缺乏科学技术由经验形态上升到理论形态的动力、需要和条件。所以,重实用和经验的学术传统……隶属于经验、工匠层面的东西并非高级智慧的产物,属于创制(即应用)科学。

——摘编自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   文艺复兴后,伽利略用系统的实验方法时科学知识进行严格检脸,因而当科学成为“实证知识”时,西方近代科学就完全脱离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体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实验方法的普遍运用不仅促进了近代科学的独立,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因为通过实验人们不但可以获得大量系统的、精确的、典型的、定向的科学事实,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感性材料,而且还可以对科学假说进行严格检验。很显然,如果没有实验方法,近代科学将寸步难行;如果没有实验方法,近代科学实际将成为不可能。

——摘编自钱兆华、高文芳《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近代科学诞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科技的主要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做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以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1665年3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在此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创立于美国,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大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1918年把社所迁回祖国。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做了规定,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办《科学》月刊;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第三,创设研究所;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学社团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科技社团各自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科技社团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