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市民的整体素质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革命的彻底性
2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限制。与英国相比,此规定的政治影响是
A.让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B.使议会的权力急剧膨胀
C.有助于权力结构的制衡D.导致倒阁现象频繁发生
3 . 1801年,美国总统麦迪逊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再也不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新东西了………“它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孟德斯鸠认为共和国只能在一小片领土上生存的理论是错误的。”麦迪逊所谓“新东西”主要指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民族形成、赢得独立
C.邦联合国家、地方自治
D.联邦体制、三权分立
4 . 下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漫画中的“护士”应是
A.大法官B.州政府C.国会D.副总统
5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
6 . (附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夏,李自成率部从湖北房县出发,进入河南,起义军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明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到处传唱着“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国号大顺。三月十九日晨,大顺军攻入(北京)内城,崇祯帝在万寿山(煤山)自缢,统治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三十日,大顺军撤出北京。五月初二日,清军入京。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一阶段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场冲突后来演变成一场公开的内战,内战中,国会获胜。英国国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的最大的政治贡献。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中英两国的重大政治事件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英国革命”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英国是如何建立与完善“代议制立宪政体”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中国“传统的制度和习俗”“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的观点的看法。
8 . 美国独立后,在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中,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一院制;其后在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改为两院制。这一改变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分权制D.总统制
2016-11-27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新疆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卷
9 . 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B.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代议制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D.1688年后在英、美、德、法等国相继建立
10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们并不是没有想到我们英国的弟兄。他们的立法机关想把无理的管辖权扩展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时常把这个企图通知他们。我们也曾把我们移民来这里和在这里定居的情况告诉他们。
我们曾恳求他们天生的正义感和雅量,念在同种同宗的分上,弃绝这些掠夺行为,因为这些掠夺行为难免会使我们之间的关系和来往中断。可他们对这种正义和同宗的呼声也同样充耳不闻。因此,我们不得不宣布脱离他们,以对待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态度对待他们:同我交战者,就是敌人;同我和好者,即为朋友。
材料二       ……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以便本宣言可以经常呈现在社会各个成员之前,使他们不断地想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因此,国民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1)分别指出上述两则材料内容所反映的文件名称分别是什么 。
(2)分析比较,上述材料所涉及的两大社会政治事件在反抗的对象、斗争的性质和争取权利等方面有何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