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革命(16401688年)建立了公然反对王朝的议会权威,并把一个寡头政府强加给这个国家。……到18世纪中期,英国对议会负责的新型内阁制政府开始令欧洲大陆的观察家们刮目相看,它竟能同时成功地对外进行战争和对内保持自由和秩序,最重要的是,英国议会坚持认为有产者在制定法律、确定政府的政策以及管理地方事务中起积极作用。……英国比较自由的制度,为经济技术创新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天地。

——【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材料二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行使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材料一二,结合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的英国历史,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历史,围绕“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 . 美国1787年宪法设置了具有双重目的的两院制代议制度,以众议院为既能代表大州利益又能代表民意的机关;以参议院为既能代表小州利益又能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的机关。这一设置(     
A.仿照英国的议会制度B.体现了政治势力的妥协
C.避免了暴力事件发生D.遏制了政治的腐败问题
2023-03-14更新 | 1884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781年秋,英军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下议院强烈指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的不信任案。结果诺斯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下面评论正确的是(     
A.议会改革必要性的加强B.破坏了英国的民主化的进程
C.三权分立的原则被破坏D.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正当行为
4 . 制度体系与意识形态建构常常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居绝对优势。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省共和国”,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盟的寡头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787年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

——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新的政体”的具体权力分配,并阐述其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时局特点,简要说明《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如此设计的原因所在。结合所学,指出民国时期体现“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一部法律文件,并说明其如何体现启蒙运动的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漫画中房间内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蓝白红三色帽。该漫画反映了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某国经历长期震荡和反复较量后终于确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政体。“女郎终于挑好帽子”的年份是
A.1689年B.1787年C.1871年D.1875年
2022-04-13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某宪法“确定议会为共和国的立法机关,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内阁应取得议会的‘信任’,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则将引起内阁辞职。议会的职权还包括通过法律、选举总统、监督政府的活动。”下列对这部“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A.首创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运行机制B.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体现了人民主权和中央集权的原则D.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
7 . 1870—1970年代,欧洲走向辉煌却又自我毁灭,继而重建并走向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70年格拉姆制成第一台商用直流电动机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885年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汽车
1893年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895年俄、德、法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1905年日俄战争: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学说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据高中历史教科书整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问题,甚至化为乌有。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

——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陷入一派残破,其境况更甚于“一战”之后。……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50年代”和“黄金60年代”。

——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1870—1914年)欧洲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欧洲“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化为乌有”的主要表现。结合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史实,从美国和苏联的角度,分析“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原因。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经济出现“白银50年代”、“黄金60年代”的原因。
8 . 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
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
2020-10-19更新 | 338次组卷 | 4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0·浙江·零模
9 . 关于美国的民主制度,近代伊始有中国人这样介绍道:“在西业执事中;西那多(某职官音译)每部落公举二人承充,六年更代”的“特底甫(某职官音译)由各部落核计四万七千七百人中公举一人承充,二年更易。”该“介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美国
A.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D.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10 . 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
A.赋予参议院很大的权力B.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总统权力受到极大限制D.“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2020-07-11更新 | 6143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