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围绕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限穆令”,世界又一次聚焦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对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其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曾深有感触地说:“三权分立的这种制约和平衡恰恰是功过参半。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力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复杂,所以运转不灵,效率不高。”日本学者清宫四郎在《权力分立制研究》一书中说:“三权分立不是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而是消极地防止滥用权力的理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愈来愈细,政府管理越来越重的背景下,如何在民主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是当代西方民主面临的一大难题。

——摘编自凌胜银《西方民主政治的问题与扬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西方民主与效率”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近代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1856年完成的专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们,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要好些……被消除的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未被消除的那些流弊,于是人们情绪更加激烈。”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与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近代改革与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充满了冲突,冲突是历史的常态,甚至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没有冲突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冲突的结果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由冲突引发的斗争往往导致一方的全胜和他方的全败,胜利的一方完全消灭另一方。这种结局看似利落,但造成的社会撕裂却是巨大的,人民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而重构社会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第二种,由于种种偶然或必然的因素,冲突却常常以融合而告终,斗争的过程可能很激烈,融合的经历可能很漫长,但结局却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双方都被改造、又都被保留。被改造的双方其实是互相吸取的,由此产生一个新事物,这个新事物从对应的双方都获得生长点,于是同时传承双方,又同时扬弃双方。新社会就是这样产生的。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冲突→斗争→融合(妥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极度暴烈。这是不妥协的必然结果,国王和贵族首先不妥协,接着所有的派别都不妥协。但法国大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没有能建立起新制度,也就是没有能到预定的目标。结果,经过拿破仑的个人独裁,又回到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后来,法国陆续采用一系列的革命手段来解决问题,包括1830年革命、1848年革命、1870年革命,每一次革命中又有好多次晓得革命或暴力夺权事件。从1789年到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将近90年的时间里,法国政局动荡,出现过三个共和国、两个帝国、两个王国,可是到第三共和国形成时,法国人终于学会妥协了,而到了这个时候,政局也就稳定下来,大革命所追求的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但那是各个派别妥协的结果,“共和”就是所有的人都有一席之地。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和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南部和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北部和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其实,制宪会议上意义重大的妥协还有不少,至少应包括两院制和总统选举等问题上的妥协,然而,这仅仅只是美国民主实践过程中无数重大妥协行动的开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解读并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它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