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17世纪至19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法两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依据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制度在新中国的曲折历程。
2017-02-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人类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在其代表作《美国世纪》中这样描述“美国梦”:“它是让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的梦想,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并取得相应成就”。

材料二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在近代中,美国怎样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美国梦”?

(2)据材料,指出美国梦和当代中国梦的共同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做过哪些探索和抗争?

3 . 法治即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实施法治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理自己的财产,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诸八议者(注:八议者指与封建贵族有关的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人),犯死罪,……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三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

(2)依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先生“悉以宪法行之”中的宪法指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三国建立政体的标志性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4 .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表明托克维尔认为
A.美国联邦宪法对他国毫无借鉴价值B.美国式民主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国情
C.美国联邦宪法是一无用处的艺术品D.美国式民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017-03-0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在意大利由市政当局或宫廷开办的、不受教会控制的学校中,最为著名的是孟都亚宫廷学校,被誉为“第一所新式学校”,也称为“快乐之家”,在意大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学校中,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知识教育、体育和美育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维多里诺及其“快乐之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孟都亚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从文化的角度说明其历史背景。
材料二   17世纪中期,德国大学不再是进步的机构,而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教育机构。……在18世纪末,大多数德国大学被描绘成主要由卖弄学问的人所占据的机械辩论的场所。
19世纪初,威廉·洪堡等人推行的大学改革成就显著。比如:德国莱比锡大学,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7—19世纪德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变化。
材料三   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初等教育法》。在国会讨论该法时,提案人福斯特说:“我们决不能再拖延下去……如果没有初等教育,为工匠提供的技术教育就缺少基础,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将在世界的竞争中落伍。同样……给人民以政治权力,我们就不能再拖延他们应受的教育。……迅速发展教育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强盛。”
——摘自《近代英国教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人才需求的趋向。
(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16-12-12更新 | 4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清远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6 . 有观点认为:英国革命突出了自由而忽略了平等,法国革命突出了平等却忽略了自由,而美国的经验,则显示了把这两个价值中和、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
A.实行代议制民主
B.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并重
C.主权在民的原则
D.两党“和平竞争、轮流坐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