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

材料一   社会体制既不同,建立于其上之政治,自亦不同。如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只建立在每一小城市中,尚不能扩充成为一国家。……秦、汉以下,全国大一统之中央政府,非神权,亦非民权,但亦不得目之为君权。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与中国秦汉时期的政权的主要区别?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2019-01-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
(2)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概述不利近代中国实现宪政的因素。
(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美国是一个宪政民主共和国,以宪法为最高准则,实行三权分立。其中国会拥有立法的权力,但它无权执法;以总统为首的政府机关负责行政,拥有执法的实权,但它既不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也不能凭借主观想法任意诠释法律;法律和宪法的解释权在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负责。

材料三法国的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的权力有何不同?
2019-0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入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

(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叶剑英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

材料二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改变“建筑物”的原因,这种改变有何意义?
2019-01-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提升卷I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认为,秦代实行专制,与秦始皇“夷六国”“扫封建”而设郡县密切相关。“有郡县,然后土地人民直隶于中央政府,而专制之实乃克举。亦惟以如此广漠辽阔之土地,而悉为郡县以未于中央政府,则非大行专制不能为功。中国自周末贵族政治撕灭,失去限制君权的阶级,致使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权臣于国有利有病,但对于君主则病多于利,故欲行完全专制政体之君主,无不摧灭之”。

—摘编自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的原因。

材料二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赋予他们以在政府中较之在任何其他组织形式下一般具有的更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

—摘自(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践该观点的做法。

材料三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史实。

2018-07-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学分认定(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机警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

7 .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代议制形式?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两国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的不同。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8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史料: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史料中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谈谈你对史料中作者观点的认识。

2018-07-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西片区高中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被当作士农工商之“末”,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商法起始于清末大规模的商事立法,其间完成了包括《钦定大清商律》(1903,包括《商人通例》和《公司律》)、《破产律》(1906)等一系列商事法规。这些法律从形式、体例到内容都具有创新性,符合中国法制近代化的需要。它完备了中国近代的法制体系,有助于中外法律文明的相互融汇。

—摘编自许世英《论清末商法的实施及其效果》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文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一十七条规定,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材料三美国宪法的产生源于美国社会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民主、共和传统和西方古典自然法思想及长期实行的悠久的普通法传统……从而构造出美国宪法中规定的“三权分立”和“联邦制”等国家权力配置方式与制度设计,使美国宪法既有明确的原则,又有具体的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从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长久的适应方。

—摘编自彭澎《1787年美国宪法的宪政理念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清末修订法律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共同点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2018-07-17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贵州省毕节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如何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法国为什么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因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近年来新史学对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评价如何,如此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2018-07-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漳州市五中、龙海市五中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