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后期的德国,“不管人民好恶与否,表述怎样,以服从为特点的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普鲁士国家的发展过程之中”,从而要求“臣民必须绝对服从这位‘受命于天’的‘公仆’的摆布”。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未能突破旧体制的束缚B.宪政思想影响体制构建
C.强调君权来源的神秘性D.注重对政治权威的维护
2021-06-12更新 | 54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列宁指出“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这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没有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B.缓解了俄国的统治危机
C.导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D.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
3 . 丁建弘先生在《德国通史》中评论道:把俾斯麦称作“白色革命家”是恰当的……他的道路有深刻的历史保守性,这种保守性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使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俾斯麦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深入新帝国的各个领域。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
A.议会是国家中心拥有极大权力B.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掌握权力
C.实行带有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D.践行人民民主选举和立法
4 .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关税同盟“把中小邦的整个资产阶级都吸引到普鲁士一边来”,关税同盟愈扩大,加入这一市场的小邦就愈多,“这些邦的新兴资产阶级也就愈习惯于把普鲁士看成是自己在经济上的前卫和将来政治上的前卫”。这一现象可用来解释
A.德国实现统一的艰难性B.德国开拓国际市场的必要性
C.德国民主改革的滞后性D.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5 .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解决的共同问题是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
A.原料问题B.劳动力问题C.市场问题D.资金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A.AB.BC.CD.D
7 . 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B.林肯领导独立战争
C.俾斯麦实现德国统一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史家指出: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使得日本没有成为近代扩张主义的民族国家;相反,德川幕府锁国政策的“围墙”,挡住了外界的影响,保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据此推断该史家
A.批评日本的锁国政策B.赞许日本的锁国政策
C.客观分析日本的锁国政策D.为日本的锁国政策感到惋惜
2020-06-13更新 | 18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宣称:“德国就我一个主人。”这说明德意志(       
A.属于君主专制的国家B.尚未实现统一
C.议会没有任何权利D.政体带有专制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