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漫画《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上卸下》,这表明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异常森严B.四分五裂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C.道路宽度不一带来交通不便D.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2020-09-23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晚期,德国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因素是
A.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方针B.国家统一且政局稳定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没有封建残余的阻碍
3 .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如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这表明

A.农民与地主之间没有根本矛盾B.改革是由农奴主主动实施的
C.农民没有获得事实上的自由D.农民没有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4 . 比较是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B.保持了民族独立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D.有利于社会进步
2020-04-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从客观上说,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相当缓慢,其主要原因是这场改革没有改变
A.封建生产关系B.俄国社会性质C.农奴的法律地位D.沙皇的专制统治
6 . 下图是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状况。横坐标是教育发展年代,纵坐标是女子受教育的比例。据此推知
A.近代日本已经普及了全民教育B.殖产兴业促进了教育全面发展
C.日本女子社会地位有极大提高D.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推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是欧洲社会的重要转型期,由于1848年的欧洲革命风暴严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和金融贵族,迫使统治阶级进行了某些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以后各国出现暂时稳定局面。在加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以及欧洲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实行殖民掠夺,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从而使这些国家完全确立了大工业。16世纪起,世界史和人类文明通过几个主导着欧洲的国家而发生巨大改变。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欧洲“将它的影子和存在投向了世界的其他地方”。世界各地原本相互独立的文化和民族被欧洲殖民者的急剧扩张所吞没。

——汤家鹏《十九世纪欧洲社会转型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着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转型。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将国人对这一转型的早期认知过程总结为“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这一总结认识到了文化转型在整个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性。然而,此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并没有完全按照梁启超的思路进行,而是出现了历史主题的交错与反复:1949年前重走制度层面的艰难转型,直到新中国成立始告初步完成;从1949年到20世纪末,补课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探索经济转型;21世纪初至今,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重回历史舞台中央,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的互动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总结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的成功经验,对于顺利完成当前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崔存明《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欧洲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并指出促进当时社会转型的政治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转型思路”的历史依据,并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制度层面所形成的主要特色。
2020-04-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9 . 德国在普法战争打败法国后,其内部在对待法国的政策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有人主张恢复法国的皇帝制,而俾斯麦则力主恢复法国的共和制。据此,俾斯麦认为
A.共和制不利于法国的稳定发展B.实行共和制度有利于欧洲和平
C.皇帝制度阻碍了法国社会进步D.法国革命成果有助于法德和解
2020-03-27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既遵循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道路,又保留了俄罗斯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A.强化了农奴制B.赋予农奴自由民身份
C.保留沙皇专制D.允许农民从事工商业
2020-07-16更新 | 343次组卷 | 30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