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20世纪初形容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扩张和美国政府向大银行征收新税的漫画。这些漫画(     

A.凸显了美国殖民统治的全球化趋势B.说明美国出现经济危机
C.表明美日政治和经济主体矛盾尖锐D.折射出垄断组织的实质
2 . “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了经济转型B.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C.导致了阶级分化D.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某校世界近代史讲义中呈现的《18世纪英国纺织机械创新“亲缘关系”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一系列的创新(     

A.推动了经营方式的转变B.实现了生产动力的飞跃
C.得益于实验科学的发展D.被迅速推广到欧美各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因此,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必须具有自我革新精神,要在斗争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以便更好地推进伟大革命事业。《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表述说明“自我革命精神”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依据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必要前提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D.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必要性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又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著作是(     
A.《资本论》B.《共产党宣言》C.《国富论》D.《论法的精神》
6 . 某位发明家耗时 20 余年完成的工业革命动力机器,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哈格里夫斯C.斯蒂芬森D.富尔顿
2023-09-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法国无产阶级的权利经常受到威胁,他们的一切正当愿望遭到断然否认,祖国的山河已经破碎,人们的希望已成泡影,面对这种情况,无产阶级认识到:夺取政权,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胜利完成自己的使命,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这就是无产阶级为什么要用革命来回答一个昏庸腐败的政府的罪恶(发动普法战争、镇压工人运动)的原因。政府满以为可以调军队来镇压人民,但军队却不仅拒绝对人民开枪,而且还向人民伸出友爱之手,与人民站在一起。

——摘编自【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

材料二   巴黎公社的领导者只利用了当时法国国内人民群众对旧政府的不满情绪,而没有考虑当时巴黎的无产阶级一方面要使法国摆脱德国的侵扰,求得国家的解放,同时又要使工人摆脱资本主义制度,求得社会主义的解放。从当时巴黎起义的人员组成来看,参加运动的有希望恢复对德战争的爱国者,还有小资产者以及资产阶级共和派,但是其中只有工人自始至终是忠于公社的。并且工人阶级自己一方面还没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进程中得到足够的锻炼并被充分地组织起来,就仓促上阵。对德战争的失利,被围困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等因素交织起来,推动了革命的爆发。而公社组织这样大的行动,只是凭借一时的感情冲动,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摘编自李妲《巴黎公社的民主试验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运动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公社运动的意义。
2023-09-02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考历史试题(A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领域,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等影响较大,各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出现深深地影响着工人阶级的斗争,工人运动开始由盲目自发的阶段过渡到理论指导之下的自觉斗争阶段。同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资产阶级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工人阶级利用合法权利,成立组织、参加选举、举行集会、罢工、游行等。他们在斗争中更加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长远的政治斗争目标则缺乏关心,针对政府的政治暴动十分少见。工人阶级的斗争还要求加强国际间的联合协作,出现第二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每一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取得胜利。

——摘编自郭春生《试述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3-08-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71年4月15日,巴黎公社颁布法令,把“凡尔赛议会议员及帝国的走狗”和一切反动政府走狗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都由国家管制”,以备国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一个委员会,“以监督由国家管制的财务的接收工作”。该法令的颁布有助于(     
A.消除法国存在的民族矛盾B.提供公有制度的法律依据
C.建立社会公有的经济基础D.印证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
2023-07-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其1859年的著作《双城记》中描述:“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变化状况的描述。

描述变化
1829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纺织工人组织,1834年又成立全国工会大同 盟。1836年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工人组织成立和工人运动开展
1801年,省级城市还没有一个达到10万人口,5万人以上的5个,2万至5万人的 有8个;1851年,已有7个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5万以上的13个,另有大 约100万人居住在2万~5万人的城市。
1818年,入学人数占人口总数的1/17,1851年占人口1/8.1841年,男子识字人数 占67.3%,1851年达69.3%,同期女子识字人数从51.1%上升到54.8%。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大城市内部的贫民窟充斥着收入不高的 工人阶层,这些人住在最不便利的地方的劣质砖房,甚至是地下室。这里的街道看 起来更是一片狼藉,垃圾满地,乌烟瘴气。”
(1)根据材料,概括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变化并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并补充一种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运动开展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