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朝廷皇室和军队是最大的集团消费者,承接他们的生意是商人提高社会地位和迅速致富的重要途径。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形成了恶劣的经营导向,商人们并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市场开拓和由此而增加对科技发明生产创新的兴趣,而在于谋取流通领域的超经济特权,其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官商以政治特权攫取厚利,其不仅不会措意于科技创新,而且也不注重于经营,赢利的大部分用于奢华靡侈的生活消费。在明清的专制体制下,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不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明清商业资本的这些特点,导致当时中国的社会资本呆滞于流通领域,而没有广泛地向生产领域渗透,生产的规模化、社会化难以发展;科学技术得不到经济利益的激励,科技发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被堵塞。在视科技为奇技淫巧的社会价值取向环境中,科技发明的社会精神动力也丧失殆尽。

——摘编自樊卫国《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

材料二 早在1623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专利法,对科学技术成果采取保护和奖励。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的边界关税也被废除,国内实现了贸易自由。英国对外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同时鼓励本国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输出,一再降低或取消各种商品的出口关税,甚至实行出口补贴。英国此时的私人企业制度已经初步成型。

到17世纪末,商业股份公司已经有150多家。到18世纪中期的运河热衷,交通业也出现了股份公司。英国金融业的制度建设尤其重要。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按照私人公司方式组织而成,不受国家控制,但也常与政府合作,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成为稳定英国金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并且通过短期债务和固定国债为工商业和殖民地开发筹集资金。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侵犯私人财产的事件也急剧增加。英国的刑罚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变得极其严厉。私闯民宅、偷窃牲畜都会被判处死刑,聚众罢工将被流放到澳洲。这种严刑峻法厉行一个世纪之久。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营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主要特点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英国相较于明清时期商品经营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品经营的认识。
2019-10-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