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拉丁语最早只是古罗马拉丁姆地区的方言口语,且没有书面形式。随着罗马帝国版图扩张以后,拉丁语也随之传播到被征服地区,并在这些地区作为通用语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作为帝国名义上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也由此开始进入基督教教会。在此后的1000多年里,拉丁语的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揭示了早期国际通用语的形成演变过程。罗马统治者通过军事征服的方式扩展疆土,将其语言也带到被征服地区,拉丁语作为行政通用语便成为理所当然之选。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展,拉丁语的影响逐步延伸到更高的文化层面,成为宗教领域、科技和学术领域的通用语。

文化的传承具有延续性,即便罗马帝国灭亡了,拉丁语的通用语地位仍得以保留下来。

——摘编自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的发展演变特点与模式》

材料二   19世纪初,巴西里约热内卢及其他沿海殖民城市已成为葡语的传播中心,葡语开始成为殖民地通用语言。1822年巴西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后,继续沿用葡语的官方语言命名。1889年巴西第一共和国成立,面对来自葡萄牙以外国家的移民不断增多,巴西政府仍然推行单语政策,继续对新移民实行语言同化政策。20世纪中期,巴西开始与葡语国家进行葡语语言本体改革,同时保护境内其他族群的语言权利。在葡语正字法改革之前,葡语一直有两种不同的书写变体,即欧洲葡语(包括非洲葡语)和巴西葡语。欧洲葡语和巴西葡语在语汇、发音及语法方面存在区别。1943年,巴西和葡萄牙双方同意开展正字法改革,并将正字法进一步推广到非洲葡语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实现葡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摘编自陈道彬《巴西语言政策的衍变与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巴西语言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泛美主义

材料一   1797年,拉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弗朗西斯科.米兰达、圣马丁、奥希金斯等建议成立“大美洲联盟”,以实现自由与独立。在玻利瓦尔的推动下,1826年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巴拿马举行代表大会,倡议成立联邦,建立美洲统一军队,运用调停仲裁原则解决国际争端,减少关税壁垒,废除奴隶贸易,号召成立反美联盟,保卫自己的独立和主权。

——摘编自洪国起《玻利瓦尔主义与拉丁美洲一体化》

材料二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咨文中发表了“门罗宣言”,宣言指出:欧洲国家不得在美洲大陆现有殖民地之外的地区从事殖民活动,即非殖民的原则;美国不干涉欧洲的事务,欧洲也不介入美洲的事务,即互不干涉的原则;美国反对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即美洲体系原则。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把“泛美团结”的口号和“门罗宣言”的原则相结合,将“门罗主义”进一步演变成“泛美主义”,并建立泛美组织。

——摘编自陈海琪《从门罗主义到睦邻政策: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演变》

谈谈你对“泛美主义”的认识。
2023-11-17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与英国长期为其归属问题发生争执。随着拉美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在马岛附近海域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后,英阿双方争执更为激烈,在谈判未果后,于19824月到6月,英阿在马岛及其周围海域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海空战争。战争最后以英军攻占马岛首府阿根廷港结束,但马岛争端仍未解决。在战争期间,全体拉美国家和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给予阿根廷以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美国最初表示“中立”,后则公开站在英国方面对阿进行经济制裁,这使拉美国家感到愤慨,他们认识到拉美的防务和安全不能再依赖别国,只有发扬“大陆团结一致的精神”,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岛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岛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