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指出:国际关系尖锐化的根源在于日本和德国,它们推动了军备的扩充和帝国主义战争的准备,法西斯侵略势力是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险。1934年苏联正式加入国联,1935年签订《苏法互助条约》,1939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开始了一系列调整西部疆界的行动,建立“东方战线”。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按照美苏结构性对抗的大战略布局将中国由朋友转变为敌人。这一时期美对华战略观、安全观的核心特征是完全敌视、拒绝接触,中国始终位于美国遏制战略亚洲包围圈核心位置。2010年,美国的战略目标从打击恐怖主义回调至聚焦大国竞争博弈,明确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义为“战略竞争者”和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大国”,位列美国三大类别战略挑战之首,而在“战略竞争者”当中,中国又排在俄罗斯之前,这就为美国从根本上调整对华战略提供了理念基础。

——摘编自安刚等《探索中美关系新范式及全球安全治理》


(1)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遭受“威胁”的缘由,并概括苏联为应对“威胁”所采取的外交政策,请举例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及采取的外交对策。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今中国应对国际变局问题的认识。
2023-05-26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