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产生幸福感的应该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政府推行粮食税
C.政府实行余粮收集制
D.政府废除农业税
2 . 李明同学在历史活动小组设计了四个历史探究题,其中被老师立即否定的应该是
A.达尔文与进化论
B.牛顿与“力学三定律”
C.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D.斯大林与新经济政策
3 . 瓦列金·别列什科夫(俄)在论著中写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时,农民用一季收成便让全国人吃饱饭。手工业者和服务业的人们也期待着顺利发展生产。重要的一点是,过去的苦难还没有摧毁人们的心理。大多数人们渴望着能够带来快乐富足的劳动。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挣到钱,食品和商品的丰富显示了好好劳动的意义。”这些状况的出现是由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战时共产主义”的执行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赫鲁晓夫改革的推行
4 . 列宁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旨在
A.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起优越
B.论述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C.说明建立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
D.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A.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危机
C.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D.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6 . 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
B.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D.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018-07-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7 .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019-01-30更新 | 4736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县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8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019-01-30更新 | 3063次组卷 | 3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2019-01-30更新 | 2771次组卷 | 7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